《表5 研究区各含水岩组含水层岩性》

《表5 研究区各含水岩组含水层岩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该孔体现出的纵向岩性结构,具有较强代表性。含水介质以粉砂、粉细砂、细砂占有绝对优势,仅少量出现中砂。由图2可见,除全孔岩性为粘性土与砂层互层外,出现了9个砂层富集段:(1)32~47 m,以粉砂为主;(2)90~112 m,以粉砂、细砂为主;(3)134~140 m,以粉砂为主;(4)175~186 m,以粉砂为主;(5)289~297m,以粉砂、细砂为主;(6)355~363 m,以细砂为主;(7)380~393 m,以细砂为主;(8)420~425m,以中砂为主;(9)515~524 m;以细砂、中砂为主。这些较为集中发育的砂层,成为各含水岩组供水能力的主要因素。由该标准钻孔的垂向含水层结构,结合其他施工、收集钻孔的垂向分层信息,可知该区各含水岩组的岩性组合特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