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碳氮比》

《表4 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碳氮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蚯蚓活动对秦岭天然林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每个林分包括2个处理:E(有蚯蚓);ck(无蚯蚓);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同行数据后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对锐齿栎、油松、松栎混交林3种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的第10天,锐齿栎和油松两组的E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有机碳含量趋于稳定;锐齿栎林ck处理有机碳含量有显著的上下波动(P<0.05),而油松林ck处理的有机碳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松栎混交林E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但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ck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表4)。在整个试验过程中,3种林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大小为:锐齿栎林>松栎混交林>油松林,这可能是由于锐齿栎凋落物较油松凋落物更易分解。在第10天开始,3种林分E处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开始大于ck处理,两处理间的最大差值为6.33 g/kg(锐齿栎)、16.87 g/kg(油松)、10.28 g/kg(松栎混交林),这表明蚯蚓活动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在第60天时,油松林和松栎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出现下降趋势,而锐齿栎林含量虽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也较之前大大减小,原因可能是添加的凋落物总量减少,蚯蚓吞食大量土壤有机质,造成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3个林分的土壤全氮含量变化与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相似。通过蚯蚓的活动,锐齿栎林和油松林的E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显著性增加(P<0.05)并维持稳定,在第10天时锐齿栎林2种处理间的差值达到最大值为0.57 g/kg,油松林在第60天时达到最大差值为0.88 g/kg;松栎混交林中E处理土壤全氮含量也高于ck处理,且在第20天时两处理间差值达到最大。这充分表明蚯蚓的活动对土壤全氮含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表4)。3种林分ck处理的土壤碳氮比均表现出随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的趋势,而E处理与ck处理相比较,蚯蚓活动维持了3种林分土壤碳氮比的稳定,随时间的增加,碳氮比只存在轻微地波动,并没有产生显著性的差异(P>0.05)(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