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淹水栽培和断水降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表3 淹水栽培和断水降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盛夏季节短期淹水栽培蕹菜对设施盐渍化土壤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3可知,淹水栽培40 d后,土壤脲酶活性在0~20、30~40 cm土层均有显著下降,在20~30 cm土层差异不显著;酸性磷酸酶活性在0~10 cm土层有显著上升,在10~30 cm土层变化不显著,可能与淹水后植物根系加速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有关,通过水解释放土壤中的有机磷来供植物生长[7],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有机磷向无机磷转化,形成有利于植物吸收的无机磷[8],也可能与淹水后pH的变化、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有关[9]。蔗糖酶活性在0~10 cm土层显著下降,在10~40 cm土层均有大幅上升。断水降渍32 d后,与对照相比,土壤脲酶活性在各土层均有所下降;酸性磷酸酶活性在0~30 cm土层较淹水40 d后有所下降,在30~40 cm土层无明显差异,但与对照相比,0~10 cm土层仍有明显上升,10~40 cm土层有小幅下降,蔗糖酶活性断水降渍32 d后与淹水40 d后相比,在0~10 cm土层有大幅回升,在10~40 cm土层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相比,0~20 cm土层无明显差异,20~40 cm土层有明显上升,可能与2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小幅上升有关。蔗糖酶活性的变化,可能由于淹水后,水热条件和通气状况不如淹水前,微生物活动减弱,呼吸强度减小,表层蔗糖酶活性必然随着微生物活动的减弱而下降,而蔗糖酶作为有机物分解的转化酶[10],表层营养物质下渗,可能导致下层蔗糖酶活性的升高,而断水降渍后,水热条件恢复至从前,营养物质随水流回升再次向土表转移,蔗糖酶活性则趋于淹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