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试验钢的拉伸性能》

《表2 不同试验钢的拉伸性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铌钛微合金化对δ-相变诱导塑性钢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2可以看出:与1#试验钢相比,2#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增加了65,37 MPa,而断后伸长率由33.3%降低至30.4%。由图5可知,在均匀变形阶段(真应变为0.03~0.20),试验钢的应变硬化率都呈降低趋势,但2#试验钢的应变硬化率下降的速率更快。TRIP钢应变硬化率的变化反映了变形过程中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变化[14]。测得拉伸试验后,1#试验钢与2#试验钢的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分别降低至4.8%,4.9%。在变形过程中,残余奥氏体在应变作用下逐渐转变为马氏体[1]。随着奥氏体含量的减少,钢的加工硬化能力减弱,导致应变硬化率降低。由应变硬化率的变化曲线可知,2#试验钢具有较低的奥氏体稳定性,这也是其均匀伸长率较低的原因。在δ-TRIP钢变形过程中,在粗大的δ铁素体中发生应力集中而使其首先发生塑性变形[14],因此屈服强度的增加反映了δ铁素体的强化。由上述组织分析可知,铌钛微合金化对δ铁素体的细化作用不明显;同时由于铌与钛的含量较低,且大部分以碳化物形式析出,因此铌与钛的固溶强化效果很弱。由此可知,试验钢中δ铁素体内形成的析出相是其屈服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铌钛微合金化对试验钢抗拉强度的影响不大,推测是因为大尺寸碳氮化物的析出消耗了大量的铌、钛元素,削弱了细小析出相的强化效果,且奥氏体含量及其稳定性的降低也减弱了相变强化作用。可知,大尺寸(Nb,Ti)(C,N)相的存在恶化了试验钢的塑性。因此,2#试验钢的断后伸长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