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0—2010年江浙沪地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表1 2000—2010年江浙沪地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遥感数据与SEBAL模型的江浙沪地区地表蒸散反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km2)

基于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地物分类,本研究的地类共分为9个大类,分别为:林地、草地、水体、水田、旱地、城镇、农村居民点、未利用地和滩涂滩地。具体的分析如表1所示。图4为研究区200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分类图。结合表1和图4可知,研究区未利用地与城镇在这10 a间有了明显的增长,增长量分别为138.2 km2和8 432.1 km2,增长率分别为178.3%与126.7%。其他面积增长的地物还有水体与农村居民点,增长量为2 628.3 km2与2 035.8 km2,增长率为17.7%与15.6%。未利用地的增长率较高,但其实际增长的面积与其他面积增长的地物相比很小。其余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都有减少的趋势。其中林地的面积在所有面积减少的地物中变化程度最小。林地在这10 a间减少1 729.7 km2,减少率仅为2.5%。草地与滩涂滩地的减少程度比较明显,分别减少了558.4 km2,与656.5 km2,减少率分别为14.8%与17.2%。水田与旱地的减少量为7 316.7 km2与2 973.1 km2。江浙沪地区的城镇用地在10 a间有着明显的变化,特别是研究区中部的城市群表现出了明显的扩张特征,而在这10 a中城镇的地物的主要来源为水田等农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