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台北市垃圾分类案例中的各变量情况》

《表3 台北市垃圾分类案例中的各变量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是否可行——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案例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政策网络变量分析。20世纪90年代台北市的人口已经接近300万人,而且前文已有述及,垃圾分类涉及每户家庭,因此全部人口都可认为是政策网络的行动者。无疑,这是一个规模十分庞大的政策网络。台北市政府以开放、透明为宗旨,就垃圾分类问题,鼓励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讨论;台北市因其特殊的地位在台湾地区有十足的影响力,如此力度空前的“垃圾新政”自然会引起台湾地区舆论的关注,因此这又是一个开放度很高的政策网络。台北市乃至整个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市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决策能力都较强,对政府的依赖度低,即权力关系依赖程度较低。90年代的台北市已经是一座现代化都市,社会分化程度高,人口异质性强,社会的匿名性和非人情性以及文化世俗化等特征明显,这也就决定了政策网络会有较低的凝聚力和较低的连接性。台北市垃圾分类的各变量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