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光谷生物城部分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经营企业名录Tab.2 Directory of founding/operating enterprises of returned overseas stu

《表2 光谷生物城部分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经营企业名录Tab.2 Directory of founding/operating enterprises of returned overseas stu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大都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分叉过程及动力机制——以武汉生物产业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包括武汉在内的各地创办科技企业的科研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步增多。中国大学职能由研究型向创业型的变革,使得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衍生企业在2000年以后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1998年筹建的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武汉市光电子、软件、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教育等产业重要的孵化器。进入21世纪,武汉市在“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了生物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引导生物医药产业集聚。2001年,东湖高新区被冠以“中国光谷”的称号,知名度大增,由此吸引了一大批的创业人员来光谷创办企业。其中,一部分是高校和研究所的衍生企业,一部分是海外留学人员通过校友网络以及武汉政府和光谷管委会的各种人才引进计划,获得回国创业信息,来汉创业(表2),还有一部分则是发展成熟的大型企业衍生的子公司。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机构的衍生企业,2000年以后成立的生物企业得到了光谷园区内各种专业孵化器的支持,企业的成活率相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2007年光谷生物城开始建设,但是在2010年以前,仍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为主,且多数企业仍然处于初创阶段,分散在各个孵化器中,生物产业集群尚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