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光伏板不同风速不同位置0~2 cm层输沙率占比情况对比》

《表1 光伏板不同风速不同位置0~2 cm层输沙率占比情况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沙区光伏设施干扰下近地表输沙通量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综上所述,在8.80 m·s-1风速下,板前风沙流通量系数b值、沙粒整体和平均跃移高度均出现突变。初步分析其原因,是随着观测时段的进行,在8.80 m·s-1风速条件下观测时,板前地表已经发生风蚀现象,风蚀深度可达10 cm以上,而地表风蚀导致土壤中的细粒物质易被吹蚀,相应表层粗沙组分比例增加,可蚀性降低[19]。从输沙率的变化中也可以印证这一事实,8.80 m·s-1风速下板前位置输沙率为不同部位平均输沙率的69.33%,而7.97 m·s-1和8.43 m·s-1风速下分别为73.70%和77.48%。同时地表粗粒化,使得沙粒平均跃移高度降低(表1),8.80 m·s-1风速下板前近地表沙粒浓度占比显著增加,0~2 cm层输沙率占比由8.43m·s-1时的41.73%上升到8.80 m·s-1时的57.24%,增加了15.51%,而近地表沙粒浓度占比的增加导致沙粒浓度随高度增加递减率增大,进而出现系数b值急剧变大,沙粒整体和平均跃移高度均变低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