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2016~2019年创新层与基础层公司情况》

《表4 2016~2019年创新层与基础层公司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三板:制度描述与研究机会》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创新层挂牌标准较高,公司数量较少,公司融资状况要好于基础层。从分层公司特征来看,截至2019年12月1日,创新层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分别为基础层的3.6倍、6.4倍,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于基础层9.6个百分点,营利能力存在分层差距。但从近2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来看,2016年创新层公司复合增长率低于基础层31.2个百分点,2017年、2018年高于基础层,而2019年略低于基础层,分层制度对公司成长能力的区分不明显(表4)。新三板准入端的包容度高,在静态上,公司间的差异大,包括规模、营利能力、股本等;在动态上,公司发展的速度和进度也有很大异同。采用分层模式,有利于投融资的对接。从公司自身来讲,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对家;从投资者角度来讲,可以大大降低搜集成本,同时缩小投资搜寻的时间和范围,因而对引导投融资更为精准、更有效率。而公司的成长阶段不同、特色不同,通过分层以后,就可以在交易制度、发行制度、信息披露的要求等制度供给方面,进行差异化的安排。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2)的分层制度相比,新三板的分层制度较为宽泛,整体来看层级设置不够完善,之前的分层制度并未达到改善市场秩序、孵化优质公司的预期效果,也难以适应当前不断变革的资本市场环境,不同层次的公司的在制度供给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从而导致分层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失效(3)。这也是在新的改革中继续分层的原因,也是在创新层中推出了一个精选层改革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