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我国报道的大豆根腐病镰孢菌及分布》

《表1 我国报道的大豆根腐病镰孢菌及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镰孢菌与大豆根腐病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节状镰孢菌致病性测定试验中未发病。

我国除黑龙江、河北和安徽外,目前报道的其他省份大豆根腐病原多为镰孢属真菌。由于大豆种植地域广泛,病原镰孢菌呈种内多样性分布,多为镰孢属多个种复合侵染。大豆根腐病镰孢菌中优势种存在差异。黄淮地区和新疆以茄腐镰孢菌为主,黑龙江省以尖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为主[26]。各地区镰孢菌属种内组成差别较大。山东省以茄腐镰孢菌为优势种,分离频率65.8%,尖镰孢菌和木贼镰孢菌次之[11]。李长松等报道山东、安徽、河南及江苏等黄淮地区大豆根腐病原菌主要为茄病镰孢菌、尖镰孢菌和木贼镰孢菌(F.equiseti),其中茄腐镰孢菌分离频率最高[27]。安徽省淮北地区大豆根腐病原镰孢菌属菌组成为壳生镰孢菌(F.episphaeria)、三线镰孢菌(也称三隔镰孢菌,F.tricinctum)、尖镰孢菌和茄腐镰孢菌[24]。陕西省汉中地区镰孢菌为茄腐镰孢菌和芬芳镰孢菌(F.redolens)(原尖孢镰孢菌芬芳变种,F.oxysporum var.redolens)[28]。我国四川省大豆根腐病发生率达75%以上,主要致病菌为镰孢菌,强致病性有尖镰孢菌和茄腐镰孢菌。禾谷镰孢菌和木贼镰孢菌致病性较强[29]。随植物蛋白需求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扩大,根腐病危害加重,镰孢菌病原被不断报道,如壳生镰孢菌(表球镰孢菌)[24]、锐顶镰孢菌(F.acuminatum)[30-31]、节状镰孢菌(F.merismoidescordo)、蓝色镰孢菌(F.coerleum)[原为茄腐镰孢菌蓝色变种(F.solani Var.coerleum(Sacc.)Boot]26]、黄色镰孢菌(F.culmorum)[30,32]、(拟)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22]、串珠镰孢菌(F.moniliformis)、拟枝镰孢菌[F.sporotrichioides)[33]、半裸镰孢菌(F.semitectum)[22,34]、厚垣镰孢菌(F.chlamydosporum)[35-36]、层生(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29,37]、梨孢镰孢菌(F.poae)[38]、弯角镰孢菌(F.camptoceras)[22]、共享镰孢菌(F.commune)[29]和藤仓镰孢菌(F.fujikuroi)[39]。Zhang等研究证明河南分离鉴定出假禾谷镰孢菌(F.pseudograminearum)可侵染大豆引起根腐病,以前当地该菌是小麦和大麦的病原菌[40]。目前我国报道镰孢属大豆根腐病菌至少24种(见表1)。病菌种分布可见镰孢属中以尖镰孢菌分布最广,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等地区均有分布,其次是茄腐镰孢菌、禾谷镰孢菌、木贼镰孢菌、半裸镰孢菌和燕麦镰孢菌(F.avenaoeum)分离频率较高;近年锐顶镰孢菌也有报道;层生镰孢菌目前在北方分离比率低,但在江苏、安徽等南方省份则分离频率较高。由于镰孢菌属种水平变化较大,形态学鉴定过程繁杂,分离和鉴定不断手段改进[41-42]。随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分子鉴定技术日臻完善,为病原快速准确鉴定奠定基础[29]。魏巍等结合传统病原菌分离鉴定、致病力测定、变性梯度凝胶(DG-GE)技术及主成分分析等研究结果综合分析,明确了黑龙江省海伦市大豆连作定位试验区根腐病病原镰孢菌以尖镰孢为主,存在禾谷镰孢和燕麦镰孢复合侵染[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