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有机碳和氮素含量的影响》

《表1 不同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有机碳和氮素含量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栽培管理措施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有机碳和氮素积累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下表同

任何耕作措施都会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长期实行单一方式的土壤耕作会产生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条件[19],进而影响土壤养分的转化与循环。有研究表明,在免耕条件下,全氮和速效氮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旋耕土壤表层全氮和速效氮的含量也高于翻耕土壤,可能是翻耕使得下部的土壤翻到上层,使得上层土壤的全氮和速效氮被稀释[12,13,20],均匀分布于耕作层。崔思远等[21]经过研究也发现,在稻麦轮作系统中,与水稻季翻耕、小麦季旋耕和水稻小麦两季都旋耕的耕作方式相比,水稻季免耕、小麦季每2年浅旋1次的耕作方式可以明显提高0~5 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而水稻季翻耕、小麦季旋耕与其他2种耕作方式相比,可以明显提高10~20 cm土壤全氮含量。总体来说,与连续翻耕相比,免耕或者免耕结合其他耕作方式可以提高土壤氮素储量[22]。表1为部分研究中不同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有机碳和氮素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