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贵州省6地级市2011—2017年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转型升级耦合协调度》

《表4 贵州省6地级市2011—2017年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转型升级耦合协调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贵州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证研究——基于耦合协调模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依据上文分别对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了两个系统,并进行了耦合协调模型的分析,对贵州省内6个地级市2011—2017年间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转型升级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汇总结果见表4。本研究将耦合协调度取值范围为0到1,划分了4个阶段,共计10个等级。综合图表分析,贵州省内6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均处于中低水平,参照表的划分,有5市耦合协调度在7年间实现了由起步阶段向稳定阶段的初级协调跨越,当前仅省会贵阳市1市处于良好协调的状态。贵州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显著,呈现一定的聚集特征,即耦合协调度在黔中地区表现较好,而其他地区与其相比存在较大落差。整体上来看,选取的研究区内除遵义市与贵阳市耦合协调度得分较高外,其他地市均处于相同的等级阶段,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地方仍然存在产业结构的严重不合理性造成耦合协调度低下。以排名靠后的铜仁市为例,截止2017年底,铜仁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2.66%,而贵阳市第一产业占比仅为4.16%,同样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9%,可以看出当地的经济依然依赖于第一产业的表现,也暗示着传统的第一产业吸收了大量的就业人口,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于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没有充分吸纳,没有使农村富余的劳动力流向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二、三产业。综上分析可知,从全局来看,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协调度还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尚未充分推动要素流动,造成了要素不足,难以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两者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具有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