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Landsat影像信息》

《表1 Landsat影像信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971-2015年羌塘高原藏色岗日冰川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文选用的1∶10万地形图航摄于1971年12月,调绘于1974年8月,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和1956黄海高程系。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网站(https://glovis.usgs.gov/)。为减小冰川解译的误差,尽可能选取消融期、云和积雪少的影像(对于云或积雪较多的影像选取临近时段的影像解译或作为参考影像),共挑选7景影像(表1)。遥感影像经过辐射校正和地面控制点几何校正,没有显著的水平位移[19-20],本文在此未对它们做进一步处理。SRTM DEM数据来自国际农业磋商研究组织(CGIAR)空间信息联盟网站(http://srtm.csi.cgiar.org/),空间分辨率为90m,该数据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家图像测绘局(NIMA)于2000年2月共同测量得到。冰川编目数据来自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http://westdc.westgis.ac.cn/)。改则气象站(84°15′E、32°05′N,4 415m)数据来自国家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http://data.cma.cn/),时间范围是1973-2016年。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来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https://www.ecmwf.int/),本研究选取的数据空间分辨率为0.75°×0.75°,选取33.75°N、85.5°E,34.5°N、85.5°E,33.75°N、86.25°E和34.5°N、86.25°E共4个格点数据,时间范围是1979-2015年。2009年4月,课题组在藏色岗日(34°18′N,85°51′E,6 226m)钻取两支长度分别为127.7m(core1)和126.7m(core2)的透底冰芯。其中core1以4~6cm的间隔取样分析稳定同位素[21],本文选取的数据时间范围是1960-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