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

《表1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概念模型教学在高三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构建概念模型时,应先列举相关的生物学现象和事实,再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后建构。在高三第一轮复习“光合作用”的课堂教学中,“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采用导学教学模式:设置问题——引导回顾实验——组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建构概念模型——师生完善模型。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复习,例如(1)根据海尔蒙特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2)英格豪斯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3)萨克斯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各是什么?(4)萨克斯实验为什么要对天竺葵叶片进行“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的处理?若将整片叶子曝于光下,可行吗?(5)CO2是如何转变为有机物的?(6)恩格尔曼实验的巧妙之处是什么?该实验得出什么结论?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回顾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的知识点:反应物、条件、场所、产物。接下来依次布置两个任务:(1)通过表格列出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完成表格(表1)。(2)依据上述的分析,请学生建构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而后,请学生通过展示台展示作品,并进行相应的解说。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及时发现问题共同完善模型(图1)。通过概念模型进行光合作用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分析,从而明晰了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深刻体会核心素养中的物质与能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