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改革前后《中央日报》报道类型所占比例对比》

《表2 改革前后《中央日报》报道类型所占比例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932年国民党党营新闻机构的“现代化”改革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932年改革后,三大党营新闻机构虽然仍是国民党的喉舌,但三位主持者的社会服务意识均明显增强。萧同兹认为中央通讯社不仅仅是政府的喉舌,也应该为人民说话。因此,改革后的中央社加强了社会新闻的报道,即便有些消息不便发表,也特别送给当局参考,力图引发当局注意,加以改善(冯志翔,1975)。程沧波也明确提出:党报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应使党报独立于党内任何机关及个人,并全心为全党及全体人民服务(程沧波,1932)。改革后的《中央日报》所刊新闻,虽仍以时政类为主,但已有所减少,经济、民生类,尤其是经济类新闻相较于改革前明显增多(经济类从10.8%增加到24.8%。民生类从14.7%增加到17%)(见表2)。另外,《中央日报》还开辟了《中央公园》副刊和《读者之声》专栏,提高其社会服务功能。改革后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周一到周六的节目安排中,增加了六个时段共计3小时10分钟的社会服务类节目,主题涉及无线电常识、家庭常识、电学常识、卫生常识、法律常识、农林科学常识、英文和日文讲授等多方面内容(中央日报,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