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正交实验结果:复合凝胶成胶机理分析及封堵效果评价》

《表3 正交实验结果:复合凝胶成胶机理分析及封堵效果评价》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复合凝胶成胶机理分析及封堵效果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按表1配方配制复合凝胶,正交实验结果见表3,极差分析见表4。由表3和表4可知,复合凝胶体系中各组分含量对成胶时间(凝胶黏度大于10×104m Pa·s时对应的时间)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聚合硫酸铝与尿素质量比、交联剂用量、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用量、聚合硫酸铝用量。尿素对复合凝胶体系的影响最大,随着尿素用量增加,水解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增加,为了达到气液平衡,液相中氨水含量增加,氨水呈碱性加速了Al3+的水解,OH-与Al3+反应生成无机凝胶。交联剂用量的影响其次,交联剂用量越大,链与链的联结速度越快,复合凝胶构象形成复杂的三维网状结构。丙烯酰胺用量的影响相对较弱,随丙烯酰胺用量增加,凝胶体系中游离的链节单体增加,单位时间内与活性内核发生碰撞的速率增加。随引发剂用量增加,液体介质中被激发的活性内核增加,聚合反应加速,但也会有部分活性端互相反应抵消,因此对整体成胶时间影响不大。聚合硫酸铝用量的影响最小,随着溶液中Al3+浓度增加,生成的H+增加,过硫酸铵分解速率增加,链引发加快,进而影响成胶时间。分析表明,有机凝胶部分贡献值大于无机凝胶部分贡献值,强度等级最高可达H级。进一步分析表明,复合凝胶注入黏度较低(3.8~7.5 mPa·s),成胶时间可控(0.8~25.0 h),成胶后黏度大于10×104 m Pa·s,凝胶强度等级较高(F~H)。综合分析成胶时间、成胶黏度和成胶强度后,最终筛选出最优配方为:3%(w)聚合硫酸铝,2.5%(w)丙烯酰胺,聚合硫酸铝与尿素质量比为1∶1.6,0.4%(w)引发剂,0.5%(w)交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