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处理耕作方式、有机碳来源及输入量和化肥施用量》

《表1 各处理耕作方式、有机碳来源及输入量和化肥施用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熟化措施对黑土母质发育的新成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自然恢复:Nat F,no-tille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under natural fallow;苜蓿种植:Alfa,no-tille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under anthropogenic planting of alfalfa;无肥:F0C0,tillage under corn-soybean cropping system with no chemical fertilizers application;化肥:

试验设置6个熟化处理:(1)自然恢复(Nat F):植被自然生长,不加任何人为管理措施,主要植被类型有狗尾草(Leymus chinesis)、早熟禾(Poa annua)和问荆(Equisetum arvense)等,植物枯死后自然还田;(2)苜蓿种植(Alfa):人工播种多年生紫花苜蓿,每年秋季地上部粉碎后覆盖还田;(3)无肥(F0C0):无化肥和有机肥的投入;(4)化肥(F1C0):每年仅施用化肥,不施用有机肥;(5)低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F1C1):施用化肥,有机物料定量还田,还田的有机物料为玉米秸秆与炒熟豆粉。玉米秸秆机械粉碎,长约2~5 cm,玉米秸秆和豆粉施用量分别为2250和4500 kg·hm-2;(6)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F1C2):施用化肥,每年作物地上部(秸秆和籽粒)全量还田。试验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4次重复。处理3~6为农田生态系统,采用传统耕作,作物种植方式为玉米-大豆轮作,一年一熟制,2004年起始作物为大豆。每年秋季作物收获后人工翻耕20 cm。各处理耕作方式、有机碳的来源及输入量和作物化肥施用量见表1(Li et al.,2017)。土壤样品(0~20 cm)于2012年5月春播前采集。采样完毕后,将土样置于硬质盒中带回实验室,然后将土样中的砾石、侵入体及粗有机体捡除,当土块含水量达到塑限时,用手将大土块沿自然破碎面扳开。待样品完全风干后,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