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科尔沁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混播方式及比例》

《表1 科尔沁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混播方式及比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放牧对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试验以绍根镇退化草地形成的沙地作为混播人工放牧草地试验区,2017年建植放牧人工草地,样地面积约20hm2,其中放牧区为19.93hm2,其余为对照区。采用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Tzvel.)、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3)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按一定比例均匀混播(表1)。人工填埋处由于是新土,肥力不足,对豆禾比例做了调整,增加了豆科沙打旺的播种比例,播深1~2cm,设有喷灌设备。每年6月开始放牧,冬季11月至次年5月休牧,放牧期间在放牧区放1~2岁育成牛共300头,为了草地能够持续放牧利用每天放牧3~4h后归牧。通过方差分析人工恢复和放牧对草地群落高度、盖度、密度、现存量、凋落物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放牧对人工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