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61—2017年广西各年代平均每年区域性暴雨过程频次》

《表1 1961—2017年广西各年代平均每年区域性暴雨过程频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961—2017年广西区域性暴雨过程变化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各季区域性暴雨过程频次变化来看,秋季呈显著增加趋势,变化速率为0.19次/10 a,通过α=0.10的显著性检验;春季、夏季、冬季变化速率分别为0.17次/10 a、0.13次/10 a、0.06次/10 a,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1为广西各年代平均每年区域性暴雨过程频次,由表1可以看出,广西各季区域性暴雨过程频次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春季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平均每年区域性暴雨过程频次低于多年平均值(3.8次),20世纪70年代及90年代以后均在多年平均值以上,2011—2017年最多,平均每年4.4次;夏季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及2011—2017年低于多年平均值(6.0次),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及2001—2010年高于多年平均值,2001—2010年达最高值,平均每年6.8次;秋季呈波动上升的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及2011—2017年比多年平均值(1.4次)偏多,特别是2011—2017年明显增多,平均每年2.6次,而其他年代皆偏少;冬季区域性暴雨过程比较少,平均每年0.3次,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年代平均每年区域性暴雨过程频次均在多年平均值以上,其中20世纪80年代最多,平均每年0.6次。夏季、秋季暴雨范围在30站以上的区域性暴雨过程频次呈显著增加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23次/10 a、0.14次/10 a,通过α=0.05、α=0.01的显著性检验;而春季和冬季变化速率分别为0.07次/10 a、0.01次/10 a,变化趋势不显著。其年代际变化特征依然明显,春季在20世纪60年代及2001—2010年比多年平均值(0.7次)偏少,其余年代皆偏多,20世纪90年代最多,平均每年1.1次;夏季在20世纪60—80年代在多年平均值(2.1次)以下,20世纪90年代以后明显偏多,平均每年为2.5—2.8次;秋季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90年代低于多年平均值(0.4次),其余年代在多年平均值以上,2011—2017年偏多最明显,平均每年1.1次;冬季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特征,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高于多年平均值(0.1次),其余年代在多年平均值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