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17年北京地区不同天气现象下DPVS、PWD22、LT31相对标准差》

《表3 2017年北京地区不同天气现象下DPVS、PWD22、LT31相对标准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数字摄像能见度仪的北京地区降雨和雾霾天气能见度对比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DPVS RSD、PWD22 RSD、LT31 RSD分别为DPVS、散射仪和透射仪的相对标准差;DPVS RSD*、PWD22 RSD*分别是以透射仪为标准时DPVS、散射仪的相对标准差。

如图1a至图1c,2017年3月24日北京地区在小雨天气时,能见度从12000 m降至3000 m左右时,也是降雨由小变大的过程,开始降雨之前空气相对干净,散射仪颗粒物散射系数基本等于消光系数,散射仪观测结果接近DPVS,随着降雨的增大,空气中的降雨粒子和液态颗粒逐渐增多,能见度也迅速降低。当能见度小于3000 m时,降雨趋于稳定,大气中存在影响能见度的细颗粒物,其吸收系数会影响到消光系数,但散射仪是不计颗粒物吸收系数的,所以导致消光系数降低,能见度偏大。DPVS与透射仪探测的是全消光系数,因此观测值较为接近,且略低于散射仪观测值。DPVS观测值开始接近散射仪,随后逐渐接近透射仪,数据变化较大,这是DPVS在小雨天气观测数据离散程度高于其他对比观测设备的原因,具体数值详见表3。如图1d,2017年8月27日北京地区在中雨天气06—14时,雨强变化较为频繁,降雨粒子不够均匀,会因水汽吸收等复杂条件产生较大误差,导致透射仪观测不够稳定,数据离散程度较大。从图1g可以看出,2017年8月23日北京地区当天是大雨天气,降雨时段主要集中在10时之前,10时之后降雨停止。大雨过后的空气非常干净,能见度观测值迅速回升。图中显示10—18时,DPVS和透射仪观测值基本保持在15000 m,透射仪观测数据偶有离散,散射仪离散程度较大。由图1h和图1i可以看出,2017年8月23日18时后,随着夜间温度下降,地面空气湿度增大,颗粒物浓度和相对湿度增高,透射仪和散射仪观测值略微下降,观测值在12000 m和15000 m之间变化,而DPVS观测值始终保持在15000 m,这是因为DPVS缺少远目标参照物所致,由于观测场临近的环路地势较高,遮挡了DPVS选取更多的远目标参照物,所以在高能见度观测时存在误差,这是DPVS观测出现偏差的原因。再如图1g至图1k,2017年8月23日和8月2日北京地区在大雨天气和暴雨天气,大气中影响能见度的颗粒物浓度明显降低并趋于稳定,能见度的消光系数主要由采样区雨滴散射和水汽吸收决定,由于降雨过程中的降雨粒子不是均匀变化的,散射仪和透射仪离散程度相对明显,基于数字摄像原理的DPVS离散程度相对较小,具体数值详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