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网架控制点竖向位移》

《表2 网架控制点竖向位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跨隔震结构竖向地震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b为原型节点挠度与模型节点挠度的比值;β为b与理论值(表1中线位移相似比)的误差。

原型结构为全钢结构,且跨度大、受力复杂。模型网架与下部框架均选用方钢管焊接制作。由于试验条件限制,模型设计中对隔震层、钢框架和网架分别进行了简化设计,模型结构如图2所示。以隔震层整体力学性能满足相似关系为基本原则对隔震层进行简化设计,确保隔震层初始刚度、屈服后刚度、屈服力等力学参数满足相似关系,将原型结构中49根框架柱底对应的49个隔震支座等效为4个直径为100 mm的LRB,分布在隔震层4个角点,隔震支座布置见图3。钢框架柱用截面惯性矩相近、截面积也尽量接近的方钢管取代,混凝土楼板使用6 mm厚花纹钢板代替,主要用于放置配重。参考已有振动台试验的经验[6],网架采用单层方钢管模拟,网架与周边支承点位置不变,减小网格密度,模型简化后质量不足通过在节点处分布配重弥补。应用SAP2000对上部网架的简化模型及原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和静力计算。简化模型周期为0.117 s,原型周期为0.497 s,两者比值为0.235 4,与理论值(0.223 6)误差为5.3%。网架原型与简化模型控制点位置见图4。对网架原型及简化模型进行竖向变形分析,竖向荷载考虑网架自重及其他屋面分布荷载,两者控制点竖向位移分析结果见表2。周期与控制点位移校核显示试验模型简化效果良好。图5为大跨隔震结构试验模型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