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黄铁矿电子探针分析结果(wB/%)》

《表5 黄铁矿电子探针分析结果(wB/%)》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内蒙古得尔布干成矿带铅锌银矿两期叠加成矿的矿物学证据——以乌尔根矿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黄铁矿进行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早期黄铁矿和晚期黄铁矿(图7a)元素含量差异不大,没有很明显元素变化的规律(表5),但镜下研究发现两者在形态上差异较大。早期黄铁矿多为他形-半自形晶体,粒径普遍较小多为0.05~0.5 mm,常受应力作用呈碎裂或碎斑结构,或呈揉皱状定向排列,并常被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等沿其压碎裂隙进行交代。晚期黄铁矿多为半自形-自形晶体,粒径普遍较大且常大于1 mm,一般受应力作用影响较小,多为立方体或五角十二面体呈粒状集合体分布。而赋存于最晚期残余热液形成的石英方解石脉中的黄铁矿(图7b)较为特殊,通常结晶较好,多为独立的立方体自形晶,对其中的1个黄铁矿晶体进行电子探针测试发现Fe、S含量分别为46.54%、53.49%且杂质元素含量较低,Fe、S含量接近于理论值,黄铁矿理论组分为Fe占46.55%、S占53.45%,S/Fe比值约等于2[13]。因此,这类最晚期黄铁矿明显属于晚期残余热液的产物,因为其他杂质金属离子都已沉淀完全,才会生成这种纯净的黄铁矿。该类纯净黄铁矿与最晚期成矿作用形成的纯净闪锌矿属于一个矿化阶段的产物,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最晚期残余热液矿化阶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