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回归分析结果 (1990—2013)》

《表2 回归分析结果 (1990—2013)》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一带一路”背景下融资方公私合营模式的资本结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模型1至模型3以Tobit模型进行估计;模型4至模型6使用随机边界分析方法(SFA),同时估计投资方程和无效率方程,即(6)式和(7)式,所以存在两个常数项的情况。Sigma平方和Gamma为SFA方法产生的两个参数,其显著性反映SFA方法的有效性。第一行括号内为样本数量,其余括号内

如前所述,融资约束效应将导致总成本(总投资)增加,而知识转移效应将导致总成本减少,据此本文推断(6)式中β3为正值而(7)式中α1为负值。(6)式和(7)式的估计结果反映在表2中即为模型4、模型5和模型6,三个模型的区别仅仅在于样本选择不同,均以极大似然方法进行估计。从模型4至模型6的估计结果看出,不管样本数据如何选择,β3的估计值均为正值,分别为1.40、2.89和1.72,且高度显著;α1的估计值均为负值,分别为-129.20、-41.78和-1.56,也高度显著。由此可见,前文的推断(即待检验假设1)成立,因此本文归纳的PPP模式的融资约束效应和知识转移效基本成立,且较为稳健。结合参照模型1可以看出,平均而言,知识转移效应较大,即增加私人部门参与程度降低了项目总投资(系数为-5.10),但这仅仅是历史数据的反映,并不能直接指导未来,因为还存在拐点问题。总之,在实际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营中,应当充分发挥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在利用私人部门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应避免融资约束效应产生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