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表面流人工湿地不同植物配比对低污染水的净化》

《表7 表面流人工湿地不同植物配比对低污染水的净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DIP代表溶解性无机磷

人工湿地修复湖泊(库)富营养化水体,成本低且效果好。针对潜水湖泊富营养化,采取人工复合植物群落生态修复系统技术+围隔扩展技术、人工浮岛修复系统-湿生植物群落构建与镶嵌技术+长时间低强度曝气技术、自然处理系统或暴雨塘技术、冬季晒湖-底质翻耕+繁殖体播撒技术等复合技术能够有效地治理湖泊富营养化[57]。通过对圆币草、大聚藻、睡莲、浮萍、黄菖蒲、香蒲、再力花、花叶芦竹8种植物进行匹配,构建人工湿地,结果表明,挺水植物圆币草和大聚藻构建的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氮磷污染物净化效果好(表7)[58]。对不同质量浓度的NH3-N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进行研究,发现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5 d,芦苇湿地对TN的去除率随着浓度的提高而降低且平均值均高于60%[59]。采用地表漫流式、串形沟灌渗滤式和弓形沟灌渗滤式连续进水方式,在水稻拔节期和灌浆期,稻田湿地对低污染水中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7%~93%和87%~96%[60]。在氧化塘-表流湿地-潜流湿地-表流湿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中,氧化塘和表流湿地中硝化作用强于潜流湿地,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均达50%左右[61,62]。人工湿地实现基质和植物净化的结合,特别是复合型人工湿地,对湖泊和水库的水体中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治理湖泊(库)富营养化水体。近些年人工湿地的发展也推动了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特别是排入湖(库)的水体经过人工湿地前置处理,效果明显。然而人工湿地植物的生长受到气候的影响,因此,开发无植物人工湿地或提高人工湿地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