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 2 2 Rn与CO2同洞外环境和游客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表1 2 2 2 Rn与CO2同洞外环境和游客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鸡冠洞CO_2和~(222)Rn变化特征以及与旅游活动关系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岩溶洞穴洞内外温度的不同产生气压差,使洞内外空气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产生流动,这就是洞穴的“通风效应”[21]。不同监测点距离洞口的远近不同,“通风效应”强度也不同[20]。距离洞口越近,“通风效应”越强。鸡冠洞中以晶霜为界,从洞穴入口到晶霜距离较近,CO2浓度较低,且上升幅度较小(图3)。随着深度的增加,CO2浓度上升幅度增大。不同季节洞穴空气交换能力也不一样,冬季洞内外温差比夏季更大,洞外气温低于洞内,洞穴空气由洞内流向洞外,使洞内外空气的交换能力更强,所以冬季洞内CO2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洞穴中的222Rn浓度受通风作用的影响较大。根据表1,洞内222Rn浓度与洞外气温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2=0.92,P<0.05),222Rn浓度受通风效应的影响较大。不同季节,通风作用强度不同,夏季(6~8月),洞穴222Rn浓度较高且变化幅度较大,冬季(12~2月)洞穴222Rn浓度较低,且空间变化幅度较小(图4),这是由于冬季“通风作用”较强引起的。在昼夜尺度的变化上,洞穴222Rn浓度白天高于夜间(图7),是由于夜间洞内外温差变大,使夜间洞内外气压差高于白天,“通风作用”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