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5年上海商业中心面积》

《表1 2015年上海商业中心面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个体移动轨迹的多中心城市引力模型验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商业中心面积即图2c中识别得到的商业中心具体空间范围的面积。

商业中心规模在引力模型中的真实含义其实是商业中心吸引顾客的“效用”,Huff认为商品种类越多对顾客吸引力越大,可以用商业设施面积表征。但在量化规模之前,需要先确定商业中心的位置和范围。在Huff所处的20世纪60年代,城市系统并不复杂,凭经验就可确定商业中心。Huff就是凭经验在3个社区20英里(约32 km)半径范围内选取14个商业中心,再调查商业设施面积,得到商业中心规模变量。但在当前高强度开发、商业商务功能混合的城市中重复Huff当年的工作有两个难点。首先,商业中心很难凭经验确定,易受主观判断影响,也很难客观划分商业中心边界[24]。使用个体移动轨迹数据,当前一般使用空间聚类方法,即依据个体在活动目的地的集聚程度识别城市就业中心、商业中心[18,23-24,31]。借助这一方法可使商业中心位置、范围的识别工作变得简单、客观。其次,商业设施面积很难通过调查获取(很难将商业综合体中的商店面积分离出来,沿街商业的面积也很难调查)。考虑到上海中心城区开发强度普遍较高,一般土地面积越大、商业设施面积也越大,可用商业中心空间范围的面积代替商业设施面积,表征商业中心规模。采用上述商业中心位置、范围确定方法、规模量化方法,本研究依据识别到的本地居民游憩目的地,生成游憩活动分布图(图2a),使用局部空间自相关的聚类方法识别游憩活动强度高值聚类区(图2b),结合商业用地筛选出商业中心(图2c),以商业中心空间范围的面积(表1)表征商业中心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