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林各组分年净生产力和年净固碳量(t·hm–2·a–1)(平均值±标准偏差)》

《表4 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林各组分年净生产力和年净固碳量(t·hm–2·a–1)(平均值±标准偏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寒温带不同林龄白桦林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4可知,白桦林年净生产力、年固碳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25、40和61 a白桦林的年净生产力分别为2.0、3.0和4.4 t·hm–2·a–1,年固碳量分别为1.0、1.8和2.1 t·hm–2·a–1。其中乔木层固碳能力最强,且随着林龄增长乔木层固碳量逐渐增多,分别为0.9、1.3和2.0 t·hm–2·a–1,占生态系统总固碳量的90.0%、72.2%和95.2%,且由中龄至老龄阶段的增长幅度(53.8%)高于幼龄至中龄阶段(44.4%)。不同林龄白桦林乔木层各组分年固碳量的排序大致为树叶(55.6%–70.0%)>树干(20.0%–23.1%)>树枝(5.0%–22.2%)>树根(0–7.7%)。随着林龄的增加,乔木层树叶年固碳量占比逐渐增大,其余组分年固碳量占比均逐渐减小。林下植被层的年固碳量分别为0.2、0.5和0.1 t·hm–2·a–1,即40 a白桦林林下地被物层固碳能力最强,61 a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