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本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表1 本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某工程防渗区域地面地基处理方案比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工勘报告,本工程水文地质情况见表1。在保证结构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为了节约投资,采取了厂房柱桩基与厂房室内地坪地基处理分开处理的方案,并提出了3种室内地坪地基处理方案。1)水泥搅拌桩(CFG)[2]:桩距1 500 mm,桩径600 mm,桩长15 000 mm,估算处理后的沉降量260mm。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成桩效果差,耗时长,造价高,没有继续采用。2)碎石搅拌桩:桩距1 500 mm,桩径600 mm,桩长15 000 mm,采用正三角形布桩,估算处理后的沉降量300 mm。由于施工场地受限(桩机高达15 m以上,严重影响土建及钢结构施工)、造价高(约2 500万元)、工期长(采用4台桩机施工,约需32 d),不建议采用。3)换填法(见图1):该法系由业主工程部相关专业人员针对地区地质、建材、习惯做法提出,即厂房采用换填方式,换填使用60%左右粉质砂土与40%左右碎砖子分层压实(压路机碾压)。采用该方案,不仅降低造价,而且可以解决交叉施工问题,保障施工进度。经检测单位检测,该方案处理后的承载力能满足12 t/㎡的载荷要求。但采用砖渣和素土换填1~1.5 m的地基处理方案,不可取且不可靠。因为第(2)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为流塑状态土质,工程特性差,受地下水位波动影响大,如出现局部超载现象,将会出现坍塌式局部沉降,从而对地坪及防渗膜造成破坏。且砖渣匀质性差,质量可控性差。故此方案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