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山左蘇軾書迹著録一覽表》

《附表:山左蘇軾書迹著録一覽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蘇軾山東留存書迹考察與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蘇軾山東書迹中既有墨迹又有刻石,既是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同時又是時間和人物的史料留存,時間跨度較大,大約自熙寧七年(1074)至元祐四年(1089),即蘇軾三十七至五十二歲之間,亦是其書風漸趨成熟階段,如《書史會要》中所言:“中年喜臨顔真卿,真、行造次爲之,便欲窮本。”[43]其書風直接影響同時代齊魯名士的文學發展及書學方向。晁補之(1053—1110),字無咎,晚號歸來子,曹州巨野(今巨野縣)人,爲蘇門四學士之一,受蘇影響甚大,在蘇軾任杭州通判時,即由其父晁端友引薦而認識蘇公,之後在山東、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等地二人多次會面,書法亦受蘇軾影響,書風較爲接近。李格非(1045—1105)爲李清照之父,字文叔,齊州章丘明水(今濟南章丘明水鎮)人,當年時有交往,宋代邵博《邵氏聞見後録》中載:“文叔出東坡之門,其文亦可觀。”[44]韓淲《澗泉日記》還把李格非、廖正一(字明略)、李禧(字膺仲)、董榮(字武子)并號爲蘇門“後四學士”,書法亦宗蘇公。亦間接影響相關金石學的發展。宋代密州趙明誠與李清照共撰《金石録》,是我國金石學史上的里程碑,趙明誠之父趙挺之雖與蘇軾政見不合,但趙明誠對蘇軾書法却極爲珍愛。之後清代大書法家劉墉便學過蘇軾,濰縣大收藏家陳介祺等亦受蘇公之金石影響。對蘇軾山東書迹的考釋和研究,便于後學者全面認識坡公之書風發展脈絡,增補其年譜資料,豐富其文史全貌,并將其書迹和題刻置于宋代書法大背景中加以觀照,由點及面,從而全面認識宋代“尚意”書風及其對後世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