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开元、天宝间制举年次简表》

《表1 开元、天宝间制举年次简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遇士人”的悲慨、高尚与救赎之歌——《箧中集》的精神世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元结编选之《箧中集》,集中反映了普通士人的苦闷和悲慨。普通士人在所谓盛世尚如此,则衰乱之世可想而知。“诗教”是先王遗法,“诗”能够“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13]564,用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13]565。《箧中集》诗人继承的是儒家先王之教,当现实社会与心中理想产生矛盾,诗人们往往感受得最早、最深。愈是执着理想愈能敏感地觉察到现实问题所在,拥有能够在盛世的外表下最早感受到普通人难以感受的衰亡来临的能力。敏感性愈强,愈能感受到强烈的痛苦。唐代社会由贵族社会逐渐向平民社会转型,但转型过程中,一部分人必然承受痛苦,成为时代的代言人。一方面,这种痛苦较多由敏感诗人承受;另一方面,他们也在记录与描述这种痛苦,成为时代的代言人。《箧中集》诗人的悲慨实际上是集合敏感性、预见性和历史穿透力的深沉痛苦。然而人生的悲慨吟唱并不代表人生的灰暗、绝望,毋宁说恰好相反,代表精神世界真诚、热烈、自由和希望。理想不遂而又不改初衷,于是发为悲慨之歌,故诗人有着为理想而热烈的人生。《箧中集》诗人执着于在坚守儒家道德的前提下追求功名,阻力愈大,悲慨愈深,然而其不屈精神亦愈为可贵。道德上追求古人境界,其诗亦是古诗,表里之间,戛戛挺立于流俗,保持精神上的独立。可以说,《箧中集》诗人悲慨的外表下热爱人生的内心世界,亦是其高尚品格与精神救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