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传统同业阶段数据描述性统计(1996—2008年)》

《表3 传统同业阶段数据描述性统计(1996—2008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同业变迁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根据数据可得性,早期银行体系Cr4指标失效,故该阶段不纳入此指标;除银行规模和Z指数外,其余变量单位均为%,下同。

分别对1996—2008年和2009—2017年的数据做描述性统计。表3为1996—2008年传统同业阶段数据的统计性描述。从表3中可以看出:第一,大银行的经营稳定性指标Z指数均值为19.42,高于中小银行的均值19.09,表明大银行经营更稳健。第二,由于大银行中的工行等在早期曾出现过亏损且亏损数超过了权益类科目的余额合计,导致资本比率出现负值(样本点:2003年工商银行、2004年工商银行、2007年农业银行),因此大银行资本比率的均值仅为3.20,但去除极端值后的资本比率均值为4.96,高于中小银行。第三,由于严格的金融管制,早期不同规模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几乎没有差异。表4为2009—2017年同业创新阶段数据统计性描述结果,可以看出:第一,与传统同业阶段相比,同业创新阶段大银行和中小银行的经营稳定性指标Z指数均出现大幅上升,表明银行上市后经营更加稳健,且大银行经营稳定性显著高于中小银行。第二,大银行上市后资本比率增加了3.43个百分点,高于中小银行1.3个百分点的增加幅度。第三,受金融管制放松影响,大银行和中小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均出现大幅下降,但中小银行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幅度更大。第四,与1996—2008年相比,同业资产比率下降,但同业负债比率上升,表明商业银行对同业业务的依赖度增加。第五,中小银行规模增速和非利息收入占比增速均超过大银行,表明中小银行自2009年后快速扩张且中间业务增长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