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HEAML与HCC的CT/MRI征象比较(例)》

《表1 HEAML与HCC的CT/MRI征象比较(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原发性肝细胞癌CT/MRI征象的比较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HEAML及HCC的CT图像分析见图1、2,HEAML的MRI图像分析及病理见图3。(1)边界:在HEAML与HCC两组病例中,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病灶分别占69%和30%(20/29 vs.15/50),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94,P=0.001)。(2)均匀度:HEAML组中,34%(10/29)的病灶表现为较均匀一致的强化,其中1例于动脉期呈全瘤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与肝实质相仿,呈“快进慢出”强化;在HCC组中,全部病灶无论在CT或MRI增强扫描中,均表现为不均匀的强化。该征象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44,P<0.001)。(3)假包膜征:两组病例中,该征象的出现率分别为83%和82%(24/29 vs.41/50),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932)。其中,在HEAML组与HCC组中,分别为9例和13例仅能在T2WI上发现该征象,而CT平扫未能显示,但这22例病灶的假包膜征在CT动态增强扫描门静脉期中均能显示。(4)早显静脉:HEAML组中,共83%(24/29)的病灶可见该征象;在HCC组中,无一例可观察到早显静脉。该征象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39,P<0.001)。该征象多见于HEAML病灶的外周部位(55%,16/29)。(5)迂曲血管:在HEAML与HCC两组病例中,可见迂曲血管的分别占79%和96%(23/29 vs.48/50),无论在哪组中,迂曲血管均多见于肿瘤的外周部位,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33,P=0.047)。其中在HEAML组中,7例病灶内粗大迂曲的畸形血管呈持续强化,1例迂曲血管相对较细,门静脉期强化程度低于同层面门静脉,其他15例病灶的迂曲血管兼有以上两种表现。(6)癌栓:HEAML组中约7%(2/29)的患者可见癌栓形成,而在HCC组中,8%(4/50)的患者可见癌栓。该征象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1)。(7)淋巴结及肝内转移:HEAML组所有患者均未见淋巴结及肝内转移,HCC组中可见淋巴结转移及肝内转移的患者分别为3例及11例,上述两个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χ2=0.539,P=0.463;肝内转移:χ2=5.69,P=0.017)。两组间各征象比较结果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