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6-2018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单因素分析》

《表1 2016-2018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单因素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6-2018年四川省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影响因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发现延迟时间间隔为因变量,将因变量分为未延迟(0~30 d)、延迟1个月(31~60 d)、延迟2个月以上(>60 d)3类,以初治学生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户籍)、患者发现方式(患者来源、首诊机构)与患病特征(痰菌检查)等因素为自变量,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分类下的延迟比例。结果显示年龄、民族、户籍、患者来源、首诊机构和痰结核菌检查结果不同的初治学生患者发现延迟的比例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段(<12岁)学生患者发现延迟比例较高,其中延迟2个月以上者占25.8%;少数民族学生患者发生延迟比例高于汉族学生患者,且发现延迟在2个月以上的少数民族学生患者比例占26.6%;户籍地址为外地的学生患者发现延迟比例高于本地学生患者;通过追踪发现的学生患者延迟比例高于其他发现方式;首次就诊在县级结核病定点医院的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占比高于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或市级卫生医疗机构就诊者;痰检阳性者发现延迟比例要高于未查或仅胸膜炎和阴性患者,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