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水文连通度与地形因子、植被的相关关系》

《表6 水文连通度与地形因子、植被的相关关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湿地要素中碳氮同位素特征与水文连通的关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水分是影响植被多样性的关键指标[51],水文连通是驱动湿地生态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影响植被的组成和生境格局,也与其形成互馈机制[7]。不同的水文连通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潮间带湿地土壤的水沙特征和理化性质的差异,继而影响潮间带不同湿地植被的分布[16]。本实验中,R3样点的水文通度显著低于R1和R2样点,说明相比碱蓬,香蒲和芦苇能在更深水深和更强水动力条件下存活、生长繁殖;且香蒲和芦苇的根茎较粗壮[52],固持水土能力较强,庞大的根系又起到稳定堤岸的作用,可增加河流沟渠的分支及蜿蜒度[53],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的水文连通度。相比之下,盐地碱蓬植株较小、根系不发达,且恢复区内的盐地碱蓬群落一般分布在光滩或上覆水较浅的浅滩上,即盐地碱蓬群落采样点的地形和水土状况即证实了该样点水文连通度较低的事实;同时由于盐地碱蓬相对香蒲和芦苇植株较小、根系纤细也导致其固持水土能力较弱,从而导致由植被生长驱动的水文连通度增加幅度不及香蒲和芦苇群落。利用ArcGIS软件对样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处理,提取高程、NDVI、EVI等地形及植被数据,并与样点水文连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具体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水文连通度与NDVI、EVI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表6),但均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研究时突出了不同区域内基于水网的水文连通度,并未考虑水的来源。而研究表明,土壤水盐条件是影响植被覆盖空间格局的关键因子[54],因此水文连通度高并不意味着区域内有充足的淡水资源用于促进大多数植物大范围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