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确诊并行手术治疗后5年PPGL患者的转移复发风险[11]》

《表1 确诊并行手术治疗后5年PPGL患者的转移复发风险[1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诊断和预后》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PPGL: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尚无单一的临床特点、生化或组织学特征可以区分转移性和良性PPGL[1,8]。组织学多参数嗜铬细胞瘤评分(pheochromocytoma of the adrenal gland scaled score,PASS)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侵袭性等12项病理特点进行评分[9]。肿瘤直径是目前临床上预测转移倾向性PPGL最可靠的指标之一,肿瘤直径>5 cm被认为与恶性侵袭转移存在显著相关。该PASS评分在4分以上的PPGL更具侵袭性,其敏感度达100%,特异度达75%[9]。但PASS评分体系对于PPGL恶性转移的预测价值仍存在争议,Agarwal等[10]对93个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了PASS评分,包括68例随访超过5年的患者,其中84例良性嗜铬瘤中有27例(32%)PASS>4分,而这些患者尚无临床侵袭的证据,其中一例膀胱恶性副神经节瘤评分只有2分;同时发现38%的良性嗜铬细胞瘤PASS评分均超过9分。因此,PASS评分系统尚需更多的研究验证。Kimaru等[11]提出了新的评级系统GAPP(Grading System for Adrenal pheochromocytomas and PGL)。GAPP是一项临床-生化-病理评级系统,将PPGL分为高分化(WD)、中分化(MD)、低分化(PD)。在GAPP系统中每一级的转移几率不同,分别为4%(WD)、60%(MD)、82%(PD);每一级的5年生存率也不同,分别为100%(WD)、67%(MD)、22%(PD)。此外,免疫组化证实很多蛋白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p53、Ki-67、VEGF、Cox2等在恶性中表达增多,Ki-67指数可用于评价PPGL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但由于PPGL中Ki-67指数常常很低,因此不能单用此指标判断预后。而EM66、S-100、NSE等则在恶性中表达降低。但基于观察结果均来自小样本研究且随访时间较短,其临床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部位、年龄、肿瘤体积和基因突变等转移性概率亦不同,头颈部及胸腹盆副神经节瘤诊断时年龄<20岁、家族遗传综合征/基因突变、肿瘤最大直径>5 cm相对更易复发转移(表1)[10-11]。建议在患有副神经节瘤、血浆或尿中3MT升高、基因突变(SDHB、FH和MDH2)的嗜铬细胞瘤患者中,术前行18F-FDG PET/CT筛查转移性肿瘤[1,3,6]。18F-FDG PET/CT扫描在检测转移方面敏感度优于123I-MIBG显像,特别是在SDHB突变患者中[12],但费用相对昂贵,且特异度不及MIBG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