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湘西南侗族地区6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统计表(单位:%)》

《表1 湘西南侗族地区6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统计表(单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众传媒影响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方式及反思——基于湘西南侗族地区的调查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大众媒介自产生之始,并非人人炙手可得,每一种媒介类型都经历了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蜕变。时至今日,大众媒介已经从往日的达官贵人、富庶之家中的稀罕物发展成为普通百姓家庭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正是从稀罕物到必需品的蜕变,大众传媒嵌入了侗族同胞的日常生活,广大侗族同胞的生活日益媒介化。以电视为例。20世纪70年代,电视开始在湘西南侗族地区出现。虽然只有9英寸大小,还是黑白电视机,那也是金贵至极了。因为数量之少、价格之高,并非常人所能拥有。只有上级赠送、发放或国家机关才能购置,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也没有机会买得到,因为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得凭票、凭指标购买。湘西南侗族地区的第一台电视是1969年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的一位工人从坦桑尼亚带回的,此后湖南省广播事业局发给电视机1台,黔阳地区机关购置4台。直到1975年,湘西南侗族地区各县因发展广播电视事业需要才开始以政府名义购置电视机。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大力发展包括电视在内的文化事业,电视获得快速发展。不仅电视机生产数量大幅增加,电视节目内容增多,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侗族同胞们购买电视的能力大大增强。一些先行富裕起来的侗族同胞纷纷购买电视机,以致出现了一些有名的电视村。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电视获得空前发展,成为当地各族同胞最普通的居家物件,电视普及率超过了95%以上(见表1),人人家里都有电视机,电视机俨然已经成为跟电饭煲、电磁炉一样的普通家用电器。以最为偏远的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该县2001年实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13年15个乡镇实现广播电视有线联网,1.84万个农村家庭通过卫星电视接收器收看电视,全县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