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主要海底热液活动区热液端元流体中B的含量及B和Sr的同位素特征值》

《表1 主要海底热液活动区热液端元流体中B的含量及B和Sr的同位素特征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洋中脊和弧后盆地热液区热液流体B同位素组成的系统性差异》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洋中脊及弧后盆地主要热液活动区热液端元流体中B的含量及B和Sr的同位素特征值列于表1。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质背景下热液流体中B的同位素组成特征值都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δ11B=2.5‰~36.8‰),但都明显低于海水值[1 5](δ11B=39.6‰)。总体上看,相对于无沉积物覆盖的洋中脊及弧后盆地热液区,有沉积物覆盖的热液区热液流体具有明显较低的δ11B值及较高的B含量(图2,表1),这可能与热液活动区内部的厚层沉积物有关。在热液循环过程中,热液流体与上覆沉积物发生了反应,萃取了沉积物中的B,导致了热液流体中δ11B值的降低及B含量的升高。此外,洋中脊及弧后盆地热液流体B同位素组成存在系统性差异,具体表现为有/无沉积物覆盖的洋中脊热液流体δ11B值大于有/无沉积物覆盖的弧后盆地热液流体δ11B值。就Sr的同位素组成而言,洋中脊与弧后盆地热液流体之间同样存在有系统性差异:相对于弧后盆地,洋中脊热液流体具有较低的87Sr/86Sr比值(87Sr/86Sr=0.702 85~0.704 08,表1)。与其他弧后盆地相比,冲绳海槽热液端元流体具有异常高的87Sr/86Sr比值(87Sr/86Sr=0.708 9~0.710 0,表1),同样证明在该区热液活动系统中有源自沉积物的物质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