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1年辐射差值场EOF分析各模态的方差贡献》

《表2 2011年辐射差值场EOF分析各模态的方差贡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一种基于不同表面强迫方式对CFSR表面通量资料进行修正的方法探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EOF分析发现两种强迫方式感热、潜热以及长波辐射场差值的第一模态空间分布(篇幅所限仅给出潜热辐射第一模态,图9)均表现出沿岸与黄、渤海海域中部反位相的特征,方差贡献分别为37.6%,30.9%,33.8%。其中,第一模态时间序列的突变部分(5月、8月)反映了2011年5号台风“米雷”,9号台风“梅花”经过黄、东海时对热辐射场的影响(图9),台风过境时海面大风以及对海水的强烈抽吸作用造成的强烈降温都会引起海表面热通量的强烈变化,也就造成了3个辐射场在对应时刻的强烈差异。表2列出了3个辐射差值场前4个模态各自的方差贡献率,第一模态的方差贡献率都在30%以上。而3个辐射差值场前3个模态的方差贡献率之和分别为61.4%、63.8%、63.1%,都超过60%,而第4模态方差贡献率均已低于7%,第4及之后的模态对方差贡献均远小于前3个模态的方差贡献。可见,前3个模态的综合作用基本可以反映各辐射场差异的主要特征。因此,本文后续在进行热辐射修正场计算时选取了EOF分析结果的前3个空间模态及其时间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