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检查技术在心血管水平的畸形检出程度比较[例(%)]》

《表2 不同检查技术在心血管水平的畸形检出程度比较[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多模态影像学联合诊断胎儿右心房异构综合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不同检查技术对各器官水平的畸形检出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0.788,P<0.001),检查技术类型与器官水平呈弱相关(Cramer’s V=0.247)。在心血管水平,任意两种检查技术间的畸形检出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92.715,P<0.001),其中以产前超声对心血管畸形的检出效果最佳(表2)。产前超声除对心内结构及心外大血管形态(图1)显示有优势外,运用血流显像还能准确评价心血管功能;产前、产后MRI及产后CTA均可不同程度地显示心脏大的腔室结构及血管异常,而产后解剖和血管铸型除可清晰显示心腔及大血管(图2A)的三维结构外,对心耳形态(图2B)的展示具有优势。在肺脏水平,任意两组检查技术间的畸形检出程度差异见表3,MRI和CT运用多种后处理重建技术可显示肺裂结构和支气管形态特点(图3),但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330,P<0.001);经解剖铸型,肺脏异常分叶及双侧支气管走行特点均可识别。在腹腔器官水平,多模态影像学对于肝脏、胆囊、胃泡异常显示效果较好,但对脾脏、肠道、胰腺等显示不佳;产前MRI由于扫描序列单一、胎儿自身运动及羊水伪影等的影响,异常显示率低于产后MRI,腹腔器官水平的畸形检出率比较为:产后CT/CTA(61.9%)>产后MRI(56.4%)>产前超声(47.0%)>产前MRI(29.3%)。在诊断腹腔大血管异常中,产前超声(88.9%)及产后CT/CTA(71.1%)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