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南京博物院藏本与现状本“完者”统计》

《表一南京博物院藏本与现状本“完者”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溧阳本”《淳化阁帖》拓本校勘》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有关『溧阳本』法帖版本的官方记载最早出现在清嘉庆年间。嘉庆十八年(一八一三)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任溧阳县令编撰《溧阳县志》卷三记载:『帖·明:重刻淳化阁帖,十卷,甓桥虞祠世藏。』该志仅记录了十六个字的相关内容。至清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溧阳县志》的记载增加了内容,卷四:『碑帖·明:重刻淳化阁帖,十卷,别桥虞祠世藏。咸丰十年经寇毁,今完者四十七石,碎者七十一石。』以上两处地方志的历史记载,文字虽断,但主要内容已十分明确。地方志将『溧阳本』刻石归入了明朝遗存,明确该刻石为重刻本,认定刻石自嘉庆十八年至光绪二十五年一直在虞氏祠堂世藏,同时给出了光绪二十五年时帖石『完者』和『碎者』的准确数字。笔者通过多年来对『溧阳本』刻石的研究,认为溧阳地方志对『完者』的表述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整块刻版完好无损;二是有断裂纹,但整块刻版完整且不缺字。『碎者』指刻版断裂、破碎、缺字。清光绪《溧阳县志》给出的标杆,这是『溧阳本』法帖拓本校勘的历史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