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1932年沈绍安家族漆器店号基本情况列表(来源:图表笔者绘制)》

《表1.1932年沈绍安家族漆器店号基本情况列表(来源:图表笔者绘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传统社会手工艺家族“差序格局”的“伸缩性”——以沈氏子孙分家始末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综论,“正记”漆坊概况如下:其一,工艺方面,自正镐正式接手后,便网罗各门类艺人共计三十多人,如雕工、木工、绣工、画工、做胎匠等,众人之中有临时帮工和学徒,按生产流程制作,分门别类,提高效率,拓宽品类。19世纪末,“正记”厚积而薄发,成为福州漆艺行业的领头羊,“正记”已初具工场手工业的规模。正镐在工艺上并未对髹饰技法再深挖,但与其弟正恂合作创制的薄料彩髹工艺,技惊四座,成为沈氏家族五代,乃至现当代福州漆艺最重要的髹饰技艺之一。其二,营销方面,民国时期,闽漆业竞争空前,沈正镐自诩“奇货可居”,采取“愿者上钩”的高姿态,业已不能适应市场之变。后“正记”开始印制单页,而随漆器一起贩卖。如图1,为“正记”在1903年随产品附送的单页。只言片语,便可看出沈正镐制作广告无奈之情,写有“惟近有奸徒冒混鱼目混珠,以图渔利”,“正镐计惟恪守祖规,从无丝毫将就出货之日期,虽多金不敢缩取值之定则,无贬值以求售,且品物凭诸公论,生意出自知来,既无登扬报纸,又无刊送仿单。虽蒙中外博物者时垂青眼,镐限于出货,无以仰付知遇”[4]。此广告还罗列了历年来“正记”获得的国内外各类嘉奖和参展情况。其三,在家族代际方面,从“正记”的制度便可窥见沈正镐较开明的思维,但事情并未按照正镐预设的轨迹发展。其长子沈德铭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赴福州税务司工作,不愿接手祖业。沈正镐令独女年仅十五岁的沈忠英(1904—1985)“女大不嫁,精心从艺”“永远生作沈家人,死作沈家鬼”(后致沈忠英四十八岁才嫁)[5],方才破例传艺,可见沈正镐对于家族技艺的坚守之姿。另外两件事更能凸显该特点:1904年,政府曾让其授业于福建工艺传习所漆器科,顾及沈家“技不外传”的祖训,正镐婉言谢绝;约1915年,美商多次购买大批“正记”漆器,后便觊觎沈氏漆器技艺,欲求沈氏漆艺制法,三次提出不同方法进行利诱,沈正镐仍不为所动。[6]正镐离世,忠英尚且年幼,漆坊后一度由沈正镐妻子掌舵,业绩大幅衰减。1933年,长子沈德铭不忍,弃官重振祖业,主持家业。后另立“沈绍安乾记”,但仍不抵时势,抗战爆发,社会动荡,内销外销皆渐微。1939年春,“乾记”被迫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以易名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