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三叠纪以来全球性造山运动与世界已知主要陨击事件(坑直径大于10km)关系对比》

《表1 三叠纪以来全球性造山运动与世界已知主要陨击事件(坑直径大于10km)关系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用层控构造学说论油气与盐类的伴生及预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侏罗纪之前,地球内部还没有软流层,只有异常地幔,这是地球内部构造演化的第一阶段。印支运动时期,由于在短短13Ma时间内,连续发生了五次大的“陨击”事件(表1),地球内部物质在这样高强度的陨星多次强力撞击下,发生了物理化学变化,使异常地幔演变成规模巨大、“分异”充分的软流层。这时地球内部构造便演化到第二阶段。这个阶段,软流层就成为上覆岩石圈构造变形的应变空间,并驮着岩石圈运动和碰撞等,诞生了板块构造[10-11]。现在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便是最早的侏罗纪板块构造,产生连续性很好的蛇绿岩带[12]。此时在太平洋西北部也形成大片的侏罗纪洋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