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1999—2015红塔区三个时段和代表年2—10月合计病例数及其对数和》

《表2 1999—2015红塔区三个时段和代表年2—10月合计病例数及其对数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999—2015年玉溪市红塔区伤寒与副伤寒时间分布特征及Gompertz模型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总流行时段、总高发年和总低发年2—4、5—7、8—10月为合计月均病例数。

分别计算2003、2005、2010、2011、2013年2—4、5—7、8—10月合计病例数对数和(表2),模型及其参数(表3)。2003、2005、2011、2013年K分别为42、64、37、24,(t0,y0)分别为(5.16、20.93)、(5.16、31.83)、(5.13、18.69)、(4.38、12.10),起始期分别为0.51、0.72、1.00、0.82、0.24个月,增长前期分别为2.65、2.44、2.30、2.14个月,这四年模型参数值有逐年减小趋势;2005年K、t0、y0、起始期、增长后期和平稳期以及四区间y增量均比2003、2011、2013年相应值大,可能因2005年紧接周期性大流行2004年而受传播循环、免疫屏障、干预措施的影响。2010年K、(t0,y0)分别为111、(9.26,55.87),起始期和增长前期分别为1.00、6.26个月,四区间y增量分别为8.15、32.84、35.15、35.48例;该年度K、t0、y0、y增量均比其余四年相应值大,拐点横坐标接近峰中值,这与处在周期性波动结束年有一定联系,并受2009年大流行影响;尽管该年度峰位后移和拐点横坐标值较大,但流行峰压低,参数值明显比2001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