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贫困指数等级划分标准》

《表2 贫困指数等级划分标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甘肃省农村空间贫困地域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利用GIS平台的自然断点法将灰色关联TOPSIS模型所得甘肃各县域农村空间贫困综合指数及经济、社会、环境贫困指数划分为低水平、较低水平、较高水平和高水平4个等级(表2,图1)。2.1.1农村经济贫困水平甘肃农村经济贫困指数平均值为0.655,贫困程度总体较高,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图1a)。仅兰州市区、白银区、肃北县及阿克塞县等18个县域处于低水平和较低水平贫困,占全省的21.18%。其余68个区县均处于高水平和较高水平贫困状态,且在甘肃东部和南部形成了大范围的高水平贫困集聚区。低水平和较低水平贫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居民人均储蓄额分别为15 255.8元、46 532.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74倍和1.67倍,其他经济指标也是全省均值的1.5倍左右。兰州市区和白银区等市辖区是地区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民生计来源多样。以肃北县、阿克塞县为代表的河西走廊地区人均农业资源拥有量多,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加上该区矿产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较高,农村经济贫困水平偏低。高水平和较高水平贫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达23.41%,财政自给率仅为11.83%,二者分别为较低和低水平贫困区的181.12%、40.75%。甘肃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区县属于限制开发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类型与规模受限,政府财政自给能力弱,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为7025.1元、6 608.9元,远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贫困水平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