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PC1和PC2贡献率较高的部分碳源(|r|≥0.5)》

《表4 PC1和PC2贡献率较高的部分碳源(|r|≥0.5)》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棉秆炭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连作棉花根际土壤微生态和棉花生长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3)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成分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单施棉秆炭、生物有机肥和两者配施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差异,对连作棉花根际土壤微生物31种与根系分泌物有关的碳源利用情况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培养第144 h的数据,共提取出3个主成分,主成分1(PC1)、主成分2(PC2)分别解释变量方差的42.79%和34.85%。PC1和PC2的累积贡献率为77.64%,是分异的主要来源,可以解释分异的大部分信息。由图2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土壤在PC轴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化。PC1轴上,T3处理位于坐标轴的正半轴上,而CK、T1和T2处理均位于负半轴上;PC2轴上,CK和T2处理位于坐标轴的正半轴上,T1、T3处理位于负半轴上。由此表明,单施棉秆炭、生物有机肥和两者配施均明显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T1和T2处理与CK处理之间有较好的分异,而配施的T3处理则分异更明显,这种差异是由于微生物利用不同碳源的差异引起的。对PC1和PC2具有较高利用率的碳源进行分析,PC1和PC2贡献率在±0.5以上的碳源能反应其中大部分信息。由表4可以看出,31种碳源中有9种碳源与PC1相关性较强,它们分别属于糖类的D-半乳糖内酯、I-赤藻糖醇、D-木糖和D,L-α-甘油,氨基酸类的L-苏氨酸,羧酸类的丙酮酸甲脂,多聚物类的肝糖,胺类的苯乙基胺和腐胺,说明这9种碳源使不同样地间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在PC1上差异显著,决定PC1的分异。与PC2相关性强的碳源有8种,分别属于糖类的葡萄糖-1-磷酸盐和D-半乳糖醛酸,氨基酸类的L-精氨酸、L-天冬酰胺酸、L-苯基丙氨酸和甘氨酰-L-谷氨酸,多聚物类的α-环式糊精,羧酸类的衣康酸。说明这8种碳源使不同样地间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在PC2上差异显著,决定PC2的分异。总体来看,31种碳源中,糖类和氨基酸类碳源决定着主成分的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