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榆次各乡镇堡寨情况统计表》

《表1 榆次各乡镇堡寨情况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明清以降榆次堡寨的分布特点》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山西榆次,又名涂水、魏榆、中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地理位置上看,榆次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北部,境内平川、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地势由东北、东南向西倾斜。全境东倚太行,南邻太谷,西连清徐,西北与太原小店区接壤,东北与寿阳相望,东南与和顺、榆社次第毗连,是晋中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和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省城太原“南大门”之称。历史上,智伯围晋阳、赵宋灭北汉无不先据榆次。抗日战争时期,榆次是晋察冀、晋冀鲁豫和晋绥三大根据地的交汇区;解放战争时期,榆次是晋中战役的决胜地、解放太原的大本营,地位独特而重要。可以说,古往今来,榆次是名副其实的“兵家必争之地”。有鉴于此,榆次区域(1)内含有“堡”或“寨”字眼的村庄名称或古迹名称非常多见。为考证历史上晋中榆次的堡寨情况,笔者查阅了万历、康熙、乾隆、同治、光绪和民国《榆次县志》以及《榆次乡村简志》《晋商堡寨》[1][2][3]等历史资料,对史料或古迹能够证实确曾存有围墙的村庄进行了分类汇总(见表1),在此基础上对榆次堡、寨的各自特点作一对比分析,兹详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