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理性看待Linux操作系统(对比Windows)

我前一阵子发过一个博文《理性看待Linux系统及与Windows的20点区别》,大概的说了下要理性看待Linux这款操作系统的优势与不足,果不其然的在今天就受到了一个Linux粉丝在原文评论里发给我的炮弹,此公将炮口直指我帖子中的一句话“Windows的软件兼容性是Linux的上千倍都不止”,但是问题竟然是“wine可以运行部分Windows程序,如果Windos的兼容性是它的十倍百倍的话那不是意味着Windows可以运行所有Linux程序?”

首先,我想确认此公是否语文及格(先生雅量切勿见怪) ,我不明白我的文章中哪里透露出了Windows可以运行所有Linux程序了?如果仅仅像wine那样的话,你可以试试virtual disktop。

好了,言归正传,这次我主要说Linux在软件兼容性上的不足。很多Linux爱好者们很讨厌别人提及Linux的软件兼容性,美其名曰Linux开源开放,连源码大家都可以看到,要移植软件还不是手到擒来?可惜,从目前的发展上来看,Linux的软件兼容性就是不及Windows的千分之一。

所谓软件兼容性不是指有没有替代软件,而是替代软件能否做到替代功能。拿Office来说,无论是open office还是永中office或者任何开源的office,没有一款可以完美兼容MS office的格式的,要知道不论是在学生论文还是在上班办公中,你的板式出现问题是不能忍受的。

再来看别的,制图软件,虽然有替代品,但是CAD和inventor这类通用软件没有,你用Linux做出来的图发给工厂人家打不开怎么办,这就是软件兼容性。

看别的,Photoshop,你可能会说有gimp,但是难道你上交设计的时候只交png或者jpg图片?(我要是你老板绝对抽死你)你必须把psd文件交上去(方便后期修改),你用gimp做的再优秀人家认账么?

我们暂且不看国产的QQ,飞信之类的软件,就拿以上者几款主流软件来说,Linux下有替代软件,但是很遗憾,人家不认账的,就我自己而言,我绝对不敢拿Linux下的办公软件去打论文,那种东西交到老师手上绝对会把你骂死。

当然有人会提wine或者play on Linux,但是要知道这些东西只能运行极为有限的Windows应用,而且也只能是勉强运行,不能完美运行,主流软件如 MS office 2010到现在都没有解决,很多功能根本就不能用。

当然像MS office 等软件是收费的,但是你的公司不会因为这个软件收费就允许你的财务报表乱七八糟,你的老师也不会允许你的论文格式龙飞凤舞,这就是大势所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逆势而动,大家都遵守这个标准,你偏不,结果只能是你被大家排斥。

不要把软件的免费什么想象成太神奇的因素,就算是office再贵一倍,各大公司也会去买,因为大家通用这个标准,互联网上的文档都是这个格式,反观odt格式,有几个人的文档用这个。

Linux所到底在个人计算机领域是小众软件,其软件就是比不上Windows平台,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事实就是事实,就好像你考试不及格一样,就算瞒着家长你也是不及格。如果真的爱Linux就承认他的不足,Linux是有不足 ,只有意识到才能有挽救的方法。

还是那句话,Linux是一个优秀的系统,但是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如果一见到爆出Linux不足的帖子就立即喷火,那么你只能是Linux的准爱好者,Linux能够把源码都开放的精神不就是自由透明开放么,不足就是不足,为什么非要遮遮掩掩的呢,Linux本身都不在乎,你瞎激动啥呢。

真喜欢Linux,就公公正正的看他,不然,恕在下冒昧,君不足以共论道

世界三大软件商:Microsoft、Adobe、Autodesk

提起世界三大软件公司大家也许会条件发射的给出答案:microsoft(微软)apple(苹果)google(谷歌)。这主要是最近这三家公司一直被放在一起比较的缘故,比如Windows、Mac os、Chrome os、Windows Phone及iOS与Android等,不过这三家中除了微软是世界三大软件商外,google和apple都要靠边站了。

世界三大软件商::Microsoft(微软)、Adobe、Autodesk。是否觉得有些意外?实际上这都是意料之中的。

先看微软,Microsoft起家时主要是写编程语言的,即使basic语言(VB)后来因为dos和Windows才得以独霸全球。在Windows98时代,全球有接近97%的个人电脑使用Windows98操作系统(空前绝后),而且自win95之后,微软在个人操作系统的市场占有率一直是在90%以上,即使是傲慢的苹果也不得不允许Windows入住苹果电脑。这就是霸气。(拓展:intel,因为你还可以选AMD,你可以抵制英伟达,因为AMD也出显卡,你可以抵制很多主板商,因为你可以找到替代品。但是你绝对不能抵制微软,因为你找不到替代品。

有人会说可以用Linux,是可以用Linux替代Windows,但是Linux下没有软件可以替代Microsoft office。要知道实际上公布的办公软件标准是odt,但是全世界都使用docx(doc)xlsxxlspptxppt)当做通用标准。这就是霸气。(延伸:理性看待Linux系统及与Windows的20点区别

再看adobe。做图象处理选什么,肯定是Photoshop,不管什么光阴魔术手还是美图秀秀,或者Linux下的开源gimp,还没有一款软件可以喝adobe photoshop相抗衡,这就是霸气。不仅如此,摄影用什么,lightroom,这也是人家一家独大,离了我,你办不成事。

再看流媒体,flash基本是上网必备,离了adobe,何来flash?

再看,视频,也许你会说有会声会影等软件,但是被大家公认的最强悍的视频处理软件是什么?adobe after effects。肯定有人会提premier,可是你知道premier的全名是什么么?adobe premier!再看电子书,pdf电子书独占鳌头,离不开adobe pdf reader和adobe acrobat。还有网页设计,adobe dreamwerve。这就是霸气,在某个领域上除了本店别无分号,这才是软件帝国。

再看看autodesk,很多人对这个不了解。实际上这也是一个不可撼动的软件帝国。工程设计总要有设计图吧,无论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是三维的还是二维的除了手工绘图外基本都在用的软件就是autodesk CAD和autodesk inventor。明白了吧,还是那句话,离了本店别无分店,这就是霸气,也就是霸道。

世界三大软件商就是三个垄断商业帝国,但是你却对他无可奈何,你可以抵制,但是你还必须要和他兼容,不然你无法融入你的工作环境,这就是王道了。比起这我,我国的腾讯、百度等就只能望洋兴叹。论市值,论产值,他们都不是第一,但是论影响力和重要性却不可或缺,这才是最强悍的软件商。

CAD及天正图层管理

很早就想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只是自己没有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所以拖了很久。前一段时间由于使用鸿业的城市规划软件,看到里面有一个按专业出图的选项,感觉很方便。因为现在我正学着做水电设计,要想更好地统筹地解决各个专业之间的冲突,将所有内容集中在一份图纸中无疑更为方便。加上对天正的使用开始上手,越来越迫切需要一套以天正为基础的设计解决方案,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放在方案对比和分析上,而不是浪费在作图上。所以,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自己的作图环境,而图层管理正是可以帮助自己分开各个专业的内容,从而使出图更为方便。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首先来明确下作图的流程。一般来说,先由建筑专业提供建筑条件图,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水电设计。但有的情况下,个人亦需要进行一些单体建筑的建筑作图,所以有必要对天正建筑与天正给排水、天正电气中有关建筑和公共标注部分的图层名称和属性进行统一,以减少图层的数量,方便控制和统一显示。这将会使用图层管理器来进行处理,亦将会下来的实践中进行试验。

考虑到显示的需要和个人的习惯,在建立图层时需要对该图层的名称、线型、颜色、粗细进行确定。对于图层的名称,由于要集中在一份DWG文件中,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属性划分。命名规则为专业+类别+图层名称。专业按每个专业的重要程度用数字来表示,例如,建筑专业用1来表示,给排水专业用3来表示,电气专业用4来表示。类别亦用数字表示,例如,公共部分的用0表示,主要内容用1来表示;图层名称则由能反映该图层主要属性的中文名称来表示,以便更好的辨认。在这里并不推荐使用英文单词来表示图层名称,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英语水平还没有达到像你这样的级别。这样划分的好处是,由于在CAD中,数字的排列顺序比字母的顺序要优先,所以在图层选择时只须输入两个数字即可找到该类别的全部图层。

很多人对天正的图层有很多非议,其实只要用图层管理来修改一下变为自己的图层,它还是挺好用的。而它开发的目的,估计也考虑到了使用天正软件组合来绘图,但是其不中不洋的名称和颜色,确实让人感到别扭。

图层建立好之后,便需要建立图层过滤器。由于建筑专业条件图的东西太多,在转为水电条件图之后,如果删除的东西太多,又无法得到有效的信息。但如果将其打散,则不利于水电作图,所以,使用图层过滤器来定制一些我们需要的视图环境,是很重要的。当然这需要一定的设计经验,以确定那些图层不常被用到,可进行关闭、锁定或冻结。我将会使用一个小图来进行试验,以求得一个比较优化的图层方案。

IGS文件怎么打开?IGS是什么格式文件?

IGS格式文件是一种初始图形交换规范(IGES)类型的2D/3D矢量图形文件,是一种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通用的基于ASCII文本格式保存和导出矢量数据标准。IGS文件可以存储线框模型、表面或固体的对象以及电路图或其它目的。

1979年推出的IGES格式成为CAD程序之间传输三维模型的标准。 然而,在最近几年中,IGS格式文件已经由较新的STP格式文件所取代。那么这个IGS文件怎么打开呢?

WindowsWindows

Dassault Systemes SolidWorks
Pro/Engineer
IMSI TurboCAD Deluxe 18
Autodesk AutoCAD 2013(IGES导入插件)
Nemetschek Vectorworks
Oracle AutoVue
ideaMK IGSViewer

mac苹果Mac OS X

IMSI TurboCAD Deluxe v6
Nemetschek Vectorworks

上面所列的这些软件链接地址都是其官方网站或是正版销售渠道。当然,网上也有很多国人的中文破解版、绿色版等,比如SolidWorks、Pro-E就有很多,您可以更具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由于IGS文件是三维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CAD软件都能打开,比如很多人就认为Auto CAD可以打开,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Auto CAD或同类软件是2维软件,不能完美支持三维文件,但可能可以利用IGES导入插件来解决。如果您对本文关于IGS文件怎么打开的相关描述存在疑惑或是建议,希望您能留言让我们一起探讨。

DXF是什么格式?DXF文件怎么打开?

DXF格式文件是一个开源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文件格式(一种矢量图像文件)。 它是由Autodesk公司在1982年推出,DXF格式文件使AutoCAD的2D和3D图形数据可以和在其他程序之间相互使用。 1982年从那时起,Autodesk AutoCAD的DXF格式已被更新了好几次,最新版本同时支持ASCII和二进制形式。新版本能够向下兼容,这意味着无论DXF格式是何时的,它都能被最新版的CAD软件打开。

DXF格式文件组成

DXF文件按以下顺序是由几个部分组成:标题段(包含绘图的一般信息)、类(包含应用程序定义的信息)、表段(包含项目的定义)、块段(包含实体的描述)、实体段(包含绘图实体)、对象(包含数据的非图形对象)、以及一个包含图像预览的部分组成。

DXF文件的结构相当复杂,完整读取DXF文件也是一项异常繁琐的工程。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取图形的实体信息,可以省略DXF文件中的许多项,只要获取其中的层表、块段和实体段,就可以完成相应几何图形的描述。在层表中说明每一层的颜色、线型,在块段中说明块所在的层、属性及其在图形中的位置,在实体段中说明直线的起点、终点及圆的圆心、半径等几何信息和各实体所在的层。根据实体所在的层,在层中搜索每一层的颜色、线型并将其添加到实体对象中。

怎么打开DXF文件

DXF格式文件已经接受并广泛使用在各个行业,因为大多数程序都支持这种格式。 其中在Windows、苹果Mac OX X、Linux三大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以及Android(安卓)移动系统下都有很多程序可以打开DXF文件,就如下面所展示的那样:

WindowsWindows

Autodesk AutoCAD 2013
Autodesk DWG TrueView
Autodesk Design Review
中望CAD
IMSI TurboCAD Deluxe 18
IMSI DoubleCAD XT Pro v3
AutoDWG DWGSee
CorelCAD
ACD Systems Canvas 14
OpenOffice.org(开源)
Adobe Illustrator CS6
Serif DrawPlus X5
Dassault Systemes SolidWorks eDrawings Viewer
CADSoftTools ABViewer

mac苹果Mac OX X

Autodesk AutoCAD 2013
IMSI TurboCAD Deluxe v6
CorelCAD
progeCAD iCADMac
Microspot DWG Viewer
Dassault Systemes SolidWorks eDrawings Viewer
Engineered Software PowerCADD
Planamesa NeoOffice
OpenOffice.org
Adobe Illustrator CS6
Adobe Flash Professional CS6
Cheetah3D

linuxLinux

OpenOffice.org
CADEMIA

androidAndroid(安卓)

AutoDWG DWGSee

上面所提供的这些打开DXF文件的链接地址是软件的官方或者正版销售渠道。当然,每款软件网上应该都有很多中文破解版、绿化版等版本的下载链接,您可以通过百度或者谷歌来发现他们。如果您对本文关于DXF文件怎么打开的相关描述存在疑惑或是建议,希望您能留言让我们一起探讨。

STP文件怎么打开?

STP文件是CAD绘图软件的3D图形文件的格式(扩展名),其中包含三维对象的数据;提供对产品模型数据交换的支持。

STP文件是基于ASCII格式符合STEP应用协议ISO 10303-21标准的正文编码的交换结构的三维图像数据。

STP文件使用CATIA(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软件打开,通常在不同平台下有很多这类软件可以打开STP格式文件,Windows系统下就有大家熟知的UG、PRO-E、FreeCAD等,其中FreeCAD有跨Windows、Mac OS X、Linux三种系统平台的不同版本。

谈谈CAD设计的一些感受及绘图软件的发展方向

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需要使用CAD来作图。然而,有些图纸却让人极为烦躁,本来时间就紧,还要让人花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去处理图面,有时真想当面骂前面那个画图的家伙。一幅图,本着表达清楚的原则,把该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偏偏整幅图充满了冗余的东西,转为SD条件图的时候就需要花费十几分钟来处理。由于设备专业主要是以建筑专业作为条件图的,甚至有时候还需要查阅结构专业的条件图,如果标高、房间面积/功能、使用人数等这些必要的基础数据没有提供,就会使设备设计师花费时间来确定这些参数。有很多人会说,这些参数不提供也无所谓,就按平常的来确定就可以了。殊不知,这不仅浪费设备专业的时间,也不利于设计优化。因为,任何一个设计要想得到优化来降低成本,详细的基础信息是必须的,而设计师往往是比较保守的,这样一来,所做出来的设计自然就体现不出经济效益。虽然这种局面不是设备设计师所想看到的,但却又必须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全自己的声誉与专业性。

拒绝散乱

除了图面冗余之外,最让人可恨的是,一幅图把什么东西都打散了,图层的分配也乱七八糟,简直是在挑战别人的耐心。对于前者,我觉得尤为可恨,本来使用TWT、TEL可以方便地利用WALL来进行布置灯具、插座、洁具,但是打散之后就没有那么方便选择了。同时,作为一个整体的东西,选择和移动对象时本来很方便,打散之后不单是选择移动麻烦的问题,修改的时候也不方便。比如对一个块来说,修改相同内容的时候只需要修改一个块就可以,现在却要一个个修改,或者重新制作(定义)一个块,人为地减慢了速度。对于使用惯天正系列软件的人来说,更为反感。本来天正的对象实体功能非常好用,特别其中的标注功能,更是兼顾了易于编辑和选择的作用,提高了制图的效率。但是天正对象转换成为T3图纸或者被打散之后,它的优势便荡然无存,打散的东西反而成为累赘。反过来,似乎明白了一些图纸版权保护道理。针对图纸的COPY和胡乱套用,这似乎又是一个损人利己的折衷办法。

对于乱七八糟的东西,也是很讨厌的。这不光是涉及出图的问题,也增加了选择和移动对象的干扰性。最烦的就是N多信息都保存在同一个图层(特别是0层或在重要信息的图层),碰到这样的情况,想利用快速选择的办法也失去了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单一地框选,再将其分配到相应的图层或者利用属性匹配的功能将其转换。虽然图层错乱还可以用冻结、隐藏的办法将它们快速处理,还不至于让人骂娘,但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设计人来说,这些问题都不应该出现。但遗憾的是,却又是我碰到最多的,我想这也不单是我一个人需要面对的。原因有很多种,一个是每个人的作图习惯和所接受的标准训练不同,就很容易造成图层的定义、分配的差异;第二个原因是,对于各专业来说,所使用的专业软件不同,造就了绘图标准的不一样,即每个专业软件为了区别其它专业软件,就特地加上了本软件所固定分配的图层名称前缀、线形,或者添加一些自定义的图块。即使是同一公司的设计软件,不同类别的设计软件之间的数据接口不一,例如规划软件中的地形离散点,只能适用于规划软件,而不适用于同一公司的市政管线软件。也就是说,后续设计往往需要进行很多基础数据的转换,这样无疑增加了设计周期和出错的机率。加上自定义字体的干扰,就使得后面的深度作图需要多花些时间来处理不必要的事情,例如图块的转化定义,字体的替换和修正等等。

出图的问题

出图比例的问题。在制图的时候,先要指定出图的图幅,从而确定比例,这样可以在以后的标注中设定合适的比例,减少标注编辑的时间。比如,对于文字来说,当在A2图幅的情况下,可以采用2.5的字高,但换成A3的图幅之后,原来的字高就显得过小,需要重新设定比例。由于现在图幅都喜欢用A3图幅来出图,所以往往造成一些设计人喜欢把把标注的字高设得很大,读图的时候满图都是标注文字,而最重要的信息却看不清楚,简直让人受不了。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市政工程图纸上,原因就是本来出图的比例就小了(相对于建筑工程),还要搞到A3的图幅,让人看得头痛。其实这个办法可以采用裁图的办法来解决,但是有些人不懂,搞得很无言。对于字体(标注)的比例问题,如果是利用天正系列软件来制图相对还好些,但如果是利用纯CAD来制图,那就改动比较大,而且还是无用功。采用布局空间出图,可减少因比例设定而带来的麻烦,但同样面临着图幅更改而带来的比例改变的问题。因此很多CAD高手建议在布局空间里进行标注,以减少因比例改变带来的变动,但这个办法似乎更适用于装修专业。

采用布局空间出图,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绘制节点大样图、局部放大图,但这个办法除了某些CAD高手使用之外,却很少有人使用。大家习惯的做法在模型空间里把局部截取出来之后再放大N倍,然后再设定比例进行标注,这样自然比不上在布局空间里使用1:1的比例直接进行标注来得方便。这里拿我的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一市政图纸,因为比例太小,使用A3的图幅出图根本看不到雨水边沟的界限与节点位置,这时某人采用了在模型空间里截取局部的办法来绘制。结果经过几个人的修改之后,造成了坐标标注的麻烦,有几个节点经过移动之后,与原图位置对不上。假如采用布局空间出图的方式,那就简洁得多。在布局空间里新建几个视口,然后把比例设定为合适的比例,再进行标注。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坐标标注只能在模型空间里标注,这是不方便的一个方面。但比较前面的一种绘图方法,还是省事很多。

发展方向

前面说过CAD绘图的目的是清楚表达该要表达的内容,因此详细的注释性说明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减少这种重复性的劳动而能将主要的精力放到设计业务上,是设计师一直追求的目标。我们之前所进行的建筑设计,大都是根据建筑草图生成平面,然后再生成立面、剖面,最后建模渲染。这样,一旦建筑模型发生改变,修改起来就非常麻烦,也很容易出现错漏。与此同时,受限于CAD绘图的表达方式所限,设备专业往往不能真实地表达施工现场的情况,其图纸内容往往需要拥有相当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来解读,不利于图纸的交流。此外,设备专业中(包括建筑专业)所有构件的信息过少,仅包含了专业设计的信息,而其它的一些如项目管理信息却很少被包含进去。例如,一个插座或者一盏灯,在平面上仅仅能表示出它的型号和规格,无法在平面上体现其安装高度、安装方式和外观形貌,这就额外花费了设计师标注的时间。所以,加强每个专业之间的配合和寻找一款合适的专业设计软件是当务之急。在目前的软件中,Autodesk公司的Revit系列软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其主要思想是通过三维建模的形式表达设计意思,然后根据模型利用不同的视图形式、明细表等表达方式来得到平面图、剖面图、设备表等一系列的施工图产品。这种设计思想无疑是非常先进的,但是其设计方式与中国目前的设计模式有很大差别。就目前来说,中国的传统设计模式是以施工图为主要设计产品,其所有内容都需要通过施工图来反映,但是按照前面的设计模式来进行设计,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处理方案和图纸修改上,这造成了中国的设计软件往往侧重于提高绘图效率的层面上来,却忽视了设计的真正目的。因此,使用Revit系列软件需要设计师们转变以前的观念,而且需要重新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新的设计方法。同时,这不单是一个专业的事情,Revit系列软件更侧重于各个专业的协同,因此整个团队的设计方式和管理模式也同样需要被更新。这样无疑相当于一场设计革命,但其建模方式肯定是未来建筑设计软件的发展方向。

建筑设计软件的另一个发展方向的特点是参数化和智能化。参数化就是某一类构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只是外观或尺寸的不同,那么就可以通过参数化的方式来驱动构件的生成并通过所自带的构件属性来表现它们之间的差别。例如同一类型的不同尺寸的门窗,就可以通过参数化的方式来定义。通过参数化驱动构件和预定义属性,使用标记的方式可以减少设计师标注的时间,并且标记可以根据出图比例自动适应,提高了设计效率。智能化的体现就是,尽量减少与设计无关的劳动或重复性的劳动,使设计师专注于设计。智能化的特点是,一个构件与它所依附的对象之间的约束关系可以通过预先定义的约束条件来发生相应的改变。比如前面所说的标记自动适应图纸比例,构件精细程度和平、立、剖面、空间的表现形式,都是设计软件智能化的体现。又例如,一段管道,一旦确定了管材和规格,那么就意味着确定了管道连接方式。一旦插入阀门,它会自动根据管道的材质和规格自动确定阀门的规格和连接方式。再如,对于一个配电系统来说,一旦定义了配电箱的系统容量和回路,那么软件就可以根据房间的功能和所连接的用电设备自动判断系统的需要系数和功率因数,自动计算出各个回路的容量和线路规格,并能自动判断负荷是否超出系统的容量。这不仅减少了设计师的劳动,也就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

建筑设计软件还出现另一个发展方向,即与数据库结合,融入项目管理管理的各项要求,比如工程量计算、产品信息、成本等内容,提供一个全面的信息模型,不仅为设计单位服务,还为其它相关的项目参与单位提供一个协调合作的平台。这个发展方向,就是现正流行的BIM模式。BIM,即Buliding Information Mode,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建筑信息模型。在这样的一个模型下,各方的原始数据得到高度统一,减少了数据转换的环节,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和减少了数据出错的可能性。同时,由于BIM模式的真实性、参数化、智能化等特点,为材料的真实有效统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外有的施工企业就根据BIM模型的数据进行设备采购、材料下料等更为具体的项目管理工作,这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来说无疑是个福音。对于材料的统计,相信很多设备设计师都有这样深刻的体会,对于复杂的大型项目来说,管材和导线的统计无疑是最烦人的,不仅耗时而且精度低,一不小心就会出错。采用Revit系列软件之后,这种重复而低下的工作就可以直接地交给软件来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统计表不仅可以自动统计材料数量,而且还可以自动更新工程量的变化,这也为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了一种直接优化的方法。例如对管道的优化,通过自动更新的功能,就可以马上得到修改后的方案的工程量变化,而通过预定定义的材料单价,就可以很快地比较出几种方案的优劣。

Autodesk的一系列产品也体现了这一发展方向,例如Civil 3D,Revit系列软件等。这些软件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在推广上受到了一些阻碍,但这始终是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硬件的配套问题。由于这些软件融合了很多的项目信息,而且带有实时更新功能,需要配备比较高端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 设计软件的本地化问题。由于中国的国情和规范不同,这些软件在功能和出图上还不能很好地结合中国的实际,使得它的应用目前仅局限于效果图和设计意图的表达,还不能完全代替中国的专业设计软件。
  • 中国的设计习惯和设计观念转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主要是老一代设计师与年轻一代设计师的设计观念和理念的冲突。

我曾在《假如项目管理是一场战争》中说过,信息战是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是战争的高级形式。在我心里,曾经也有过这样一个梦想,幻想出现这样的一个软件,它能够融合设计、成本、项目管理、文档等各个方面,以成本为核心,以图纸为基础,全面对项目进行各方面的管理。而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抛开人为和社会的因素不说,单是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无疑是很繁琐的。因为没有那一个软件能够做到这样全面和深入,而项目信息管理是一个信息融合的阶段过程,一旦各个子系统的数据链出现了断裂,就无法进行全面有效的决策。这也造成了项目信息管理的瓶颈,但无论如何,这种曙光还是出现了,我只是希望它可以早些实现。

dwg文件怎么打开?用CAD或只有7MB大小的迷你软件搞定

dwg是什么文件?

文件名称格式为*.dwg的文件是知名绘图软件Auto CAD的输出文件,是二维或三维图形档案。并不是常见的图形文件。所以一般的看图软件(比如系统自带的或者是眼睛看图等)是无法正常打开的。不过可以用我下面介绍的软件直接打开dwg文件或者将dwg文件转换成常见的图像格式,那样大家就不必安装软件就可以打开dwg文件了。

怎么打开dwg文件?

方法一:既然dwg文件是CAD这款制图软件输出的,那么显而易见只要安装了CAD软件就能打开dwg文件了(包括Auto CAD和国产的中望CAD、浩辰CAD)。但是,如果你只是想看看dwg文件,穆童不建议大家去下载CAD,为毛?太大了!大多都几百MB,Auto CAD 2007更是高达近600MB。

方法二:如果你只是要看dwg文件,那么使用一款小巧的专用看图软件无疑是最佳选择。其中一款“dwgsee plus看图纸”这款免费软件就非常适合用来打开dwg文件看图,而且只有7MB的小巧身材。还有些软件也同样小巧,大家可以百度搜索下dwg文件浏览器下载。有很多工具可以选择。打开后的文件可以使用截图快捷键来对打开的dwg文件进行截图,那样截取的图片格式所有电脑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就都能打开哦。

但是如果你不只是打开看看,而是要使用或修改dwg文件,那么下载CAD软件是必须的,虽然个头比较大但是能使用dwg文件,比如编辑或者创建自己的dwg图形文件。

Auto CAD发展史,各版本的前世今生

1982年11月,Autodesk公司发布了AutoCAD的第一个版本,提供简单的线条绘图功能,没有菜单,用户需要自己熟记命令,运行于DOS操作系统,软件介质为一张360K软盘。因其可以免费拷贝,很快在设计界开始普及。

1982-1988年,历经先后九个版本的改进升级,AutoCAD绘图功能逐步完善,出现屏幕菜单、下拉式菜单和状态行。1988年推出的第10个版本——R10版已经具有完整的图形用户界面和2D/3D绘制功能,标志着AutoCAD进入成熟阶段,并确立了其在国际CAD领域的主流地位。正是从这个版本开始,AutoCAD开始在中国普及。

1991年推出的R11版增加图纸空间、3D实心体建模等功能。

1992年推出的R12版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大量命令改用对话框方式,直观方便,新增的夹点编辑和主——谓编辑模式深受用户好评,被认为是DOS平台上最完美的一个版本。

1994年推出的R13版由于系统资源占用大,执行效率低而遭致批评,是一个不成功的版本。

1997年,Autodesk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R14版,摒弃了传统的DOS、UNIX平台,面向已经成熟的Windows操作系统,纯32位代码开发,2D/3D功能全面加强,全新的视窗型用户界面完全兼容于Windows多用户多任务运行环境,实现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流与资源共享。AutoCAD的发展从此进入高级阶段。

1999-2001年推出的R15版(包括AutoCAD 2000/2000i/2002)继续进步,实现多文档设计环境,增加设计中心、对象特性管理窗口、多重布局空间等2D功能与3D实心体编辑、三维动态观察器等3D功能,并支持鼠标滚轮实时缩放与平移及右键快捷菜单,使AutoCAD应用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2003-2005年推出的R16版(包括AutoCAD 2004/2005/2006)改进了对象定义,图形容量更小,执行效率更高,并不再支持已经老旧的Windows 95/98,只能运行于纯32位的Windows NT/2000/XP或更高版本。经过多项功能增强(真彩色与渐变色填充、表格绘制、图纸集管理等)与界面改良(包含动态提示与动态输入的抬头设计),AutoCAD 2006堪称是2D制图的完美版本。

2006年以来,鉴于竞争对手软件在3D设计领域的扩张,Autodesk痛下决心,将旗下另一款知名3D设计软件3DS MAX的诸多技术移植到AutoCAD的R17版(包括AutoCAD 2007/2008/2009)中:参数化的实心体模型支持夹点拖动自由变形,增加放样(LOFT)、扫掠(SWEEP)、螺旋体等高级建模命令,内置与3DS MAX一致的材质编辑器与Mentalray渲染引擎,新的漫游与飞行功能用于模型的动态观察与体验等。

进过上述发展历史,AutoCAD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在2D/3D方面都堪称强大的绘图软件。(贡献者:ZS 编辑:穆童)

Primavera 5.0编码体系(学习体会二)

Primavera5.0的编码体系

又到了数据输入量最大的时候。根据以前使用的功茗工程工程软件管理来看,软件的编码分类方法直接影响着数据输入和查询的速度。加上功茗工程工程软件管理的界面只提供了编码输入的方式,让我在查找数据的时候极为麻烦,也减慢了数据输入速度。而在Primavera 5.0里面,这一切都加快了。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编码体系和最多25层的分类方法,再加上树形数据列表和多种查询筛选方式,从而使得数据显示非常清晰。操作者并不需要再单纯依靠数据编码筛选这一单一的方式来进行数据筛选,从而让数据输入变得轻松。树型菜单式的数据排列,不仅保证了显示结构的清晰,也能让操作者得以在树形结构中方便地调整数据的位置,并且不需要手动修改前缀。同时,操作者还可以自由地复制列表中的数据粘贴到任何地方,其前缀自动与当前的编码体系适应。

加上各个项目可以单独建立自己的编码体系,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利用全局的数据,另一方面又能够根据项目的独特性来建立自己的编码,只供本项目使用。同时,在必要的时候项目数据可以转化为全局数据,随着项目的增多,便会逐渐建立起本企业的一整套编码,适应了企业发展的需要。

与功茗工程管理软件相比,数据的操作性极高,人性化的操作界面,以及自动添加前缀的智能填充方式,让操作者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并且,在数据编辑、调整方面,P3的功能远非其它软件所能达到的。从这一点来说,我之前提出的评价软件是否优秀的因素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也不枉费我在网上花了一个星期的时候来寻找。说起这事,还得感谢网易土木在线的水利版块,正是热心网友的上传,让我终于得以见到P3的真面目,并体会到其功能之强大。

往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如何定制数据过滤器。这类似于CAD里面的图层过滤器。
  • 如何解决财务上费用科目的问题。因为我还没学过财务方面的知识,所以对于这一方面犹为生疏,只能利用工程上的分类方法来进行分类,可能到最后会导致工程与财务的数据衔接有些冲突。
  • 材料编码和资源的输入。
  • 作业代码和WBS结构的完善。看来这阶段的工作就是完善基础数据的录入了。如果能有一个数据导入方式就好了,不用再浪费这么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