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改革 中国当代经济的主旋律》

前言1

上篇:发展篇2

第一章从40年来的经济发展,看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变动2

一、经济发展的客观评价2

(一)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4

(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面貌发生显著改变5

二、起伏曲折的历史过程18

三、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39

(一)国际经验的启示40

(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变动42

第二章 增长·结构·效益46

一、增长46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46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49

二、结构59

(一)产业类别的划分60

(二)产业结构的制约因素61

(三)产业结构的演变68

(四)产业结构政策70

(五)我国产业结构的转换72

三、效益74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76

(二)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益77

(三)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78

第三章 农村经济的突破、摩擦与前程80

一、农村经济的突破80

(一)席卷农村大地的双包制浪潮83

(二)改革——财产权利和社会身份自由的获得86

二、从农副产品供应紧张,看农业发展中的矛盾和摩擦88

(一)家庭经营方式与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之间的矛盾89

(二)农业经营环境不完善与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之间的矛盾91

(三)农村产业结构过于倾斜,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过快95

三、农业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96

第四章 开放浪潮中的战略选择104

一、开放——当今世界的大趋势104

(一)开放浪潮的形成105

(二)开放浪潮中的协调110

二、开放——收益与风险113

(一)对外开放的收益113

(二)对外开放的风险115

(三)对外开放的偏差修正117

(一)对外开放的静态比较利益与动态比较利益的战略选择119

三、开放浪潮中的我国战略选择119

(二)对外开放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122

(三)对外开放的区域战略122

(四)对外开放中的调控126

第五章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31

一、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133

(一)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但不完善134

(二)人多的好与坏136

(三)资源的多与少138

(四)经济发展的强与弱141

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特点146

(一)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长期性147

(二)现代化建设中的多样化差异性152

(三)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161

(四)两种生产一起抓163

(五)积极实行对外开放170

下篇:改革篇172

第六章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72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72

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182

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185

四、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规律193

第七章 现行经济体制改革途径的战略选择201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迫切需要201

(一)改革是当代具有特定内容的社会主义运动201

(二)改革不进行,现代化建设必将被葬送206

二、改革中的矛盾211

(一)全民所有制经济与其他经济形式的关系211

(二)集权与分权的关系213

(三)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221

(四)经济方法与行政手段的关系223

(五)国家、企业与职工个人之间的关系224

三、改革途径的战略选择226

第八章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再调整232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与实践232

(一)公有制的理论经典232

(二)二元化公有制模式的创立234

(三)对斯大林教条的批评236

(四)企业所有制的新立意238

(五)布鲁斯关于“公有制”的新思想239

二、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变迁241

三、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再调整249

(一)由“大、公、纯”的单一公有制结构逐步转向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多种经济形式相并存的新格局249

(二)所有制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的调整252

一、企业活力258

第九章 企业经营机制的再构造258

二、经营机制的再构造是搞活企业的关键260

三、经营机制的多种形式263

(一)承包经营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有效形式263

(二)租赁经营是两权分离更为彻底的一种形式272

(三)股份制274

第十章 市场·价格·竞争277

一、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277

(一)市场概念277

(二)市场功能279

(三)市场体系282

(四)市场机制288

(一)价格变动的规律290

二、价格机制与价格改革290

(二)价格体系294

(三)价格改革295

三、竞争304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307

一、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307

二、宏观调控的主要使命312

(一)宏观调节的总量控制312

(二)宏观调节的结构控制313

三、宏观调控机制的战略选择315

四、宏观调控的形式手段320

(一)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320

(二)金融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330

(三)宏观调控中财政与信贷的协调配合336

1990《发展与改革 中国当代经济的主旋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松林著 1990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工业化发展规律与中国经济改革(1992 PDF版)
工业化发展规律与中国经济改革
1992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1984 PDF版)
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1984
儿子兵法 商战人情世故与营销对策(1995.02 PDF版)
儿子兵法 商战人情世故与营销对策
1995.02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当代中国城市的改革与发展(1996 PDF版)
当代中国城市的改革与发展
1996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中国的主旋律  改革与发展(1993 PDF版)
中国的主旋律 改革与发展
1993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思考(1992.10 PDF版)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思考
1992.10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改革  中国企业发展的主旋律(1988 PDF版)
改革 中国企业发展的主旋律
1988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苏联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1991 PDF版)
苏联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
199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县经济的改革与发展(1987 PDF版)
中国县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1987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1999 PDF版)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
1999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1990 PDF版)
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
1990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1990 PDF版)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
1990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1994 PDF版)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1994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政策选择(1997 PDF版)
中国政策选择
1997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1987 PDF版)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1987 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