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新探 “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沉思》求取 ⇩

第一章哲学“ABC”的辨析6

第一节哲学的性质、对象和功能6

一、哲学性质新议7

(一)哲学作为最高层次的理论意识的丰富而深刻的蕴意7

(二)哲学是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相统一的理论体系11

(三)“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21

二、哲学对象新论28

(一)哲学对象讨论的走向29

(二)哲学对象的确定33

(三)哲学的确定对象34

三、哲学功能探析49

(一)哲学功能的制约因素49

(二)哲学的基本功能54

(三)哲学功能的复杂性58

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64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64

(一)重温《费尔巴哈论》65

(二)哲学基本问题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81

二、当代的哲学基本问题95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96

(二)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哲学基本问题的当代表现形式106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理论基石113

一、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11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与理论基石的关系124

第二章人与世界的关系136

第一节人与世界的基本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136

一、人的主体地位与世界的客体地位137

(一)人与世界之间的主客体关系的形成137

(二)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主体地位141

(三)现实世界在人面前是客体145

二、主体和客体的一系列现实对立147

三、主体和客体的现实的统一153

第二节人与世界的关系网络158

一、人与世界关系的诸方面159

(一)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159

(二)人与世界的认识关系163

(三)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166

二、人与世界关系的诸种类170

(一)人与存在的关系170

(二)人与思维的关系175

(三)人与关系的关系176

三、人与世界关系的诸层次179

(一)个人与世界的关系179

(二)人群与世界的关系187

(三)人类与世界的关系190

第三节人与世界关系网中的纽结193

一、价值关系为纽带193

二、认识关系为指针200

三、实践关系为基础205

四、物质关系为根本212

五、群体关系为杠杆216

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核心219

第三章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及其层面227

第一节实践基础上的思维和存在228

一、对思维和存在的传统理解228

二、对思维和存在的实践基础的探索232

三、基于实践的思维和存在的含义236

第二节思维和存在的矛盾本性244

一、矛盾与实践244

二、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关系254

三、思维和存在对立统一的实践基础267

第三节思维和存在的矛盾诸层面273

一、个体人生层面的思维和存在的矛盾的展现274

(一)肉体和灵魂的矛盾275

(二)自我和环境的矛盾276

(三)需要和活动的矛盾279

二、社会历史层面的思维和存在的矛盾的展现282

(一)经济和政治、文化的矛盾284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286

(三)历史活动和历史规律的矛盾292

三、现实世界层面的思维和存在的矛盾的展现298

(一)人类社会和“人化自然”的矛盾299

(二)“人化世界”和“自在世界”的矛盾302

(三)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矛盾304

第四章思维和存在的矛盾转化与系统运动310

第一节存在向思维的转化——认识和真理312

一、认识的深一级本质312

二、真理中客观和主观的关系330

(一)真理的客观本性和主观特征统一于真理的每一方面332

(二)真理的客观本性和主观特征的唯物辩证的统一352

三、存在向思维转化的复杂性363

第二节思维向存在的转化——实践和变革371

一、对实践本质的再认识372

二、变革现实的“革命的实践”385

(一)两种不同性质的实践385

(二)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意义390

三、思维向存在转化的复杂性398

第三节思维和存在的系统运动410

一、人类活动的“尺度系统”411

二、人类社会的“生产系统”418

(一)社会关系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一个方面419

(二)社会关系生产与其他社会生产的关系422

(三)社会生产系统的内部联结方式424

三、人生、社会和现实世界的协调发展428

后记433

1999《哲理新探 “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沉思》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蔡成效著 1999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