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百题》
作者 | 周世廉,熊钟霖著;四川干部高教自考辅导站编 编者 |
---|---|
出版 |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67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160593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9257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问答题部分1
1.什么是计划经济?为什么说计划经济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1
2.计划经济具有哪些一般特征?4
3.为什么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实行计划经济?6
4.在我国社会主义阶段为什么要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9
5.计划经济的优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如何发挥它的优越性?11
6.什么是计划经济学?它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13
7.什么是计划管理?计划管理一般涉及哪些问题?15
8.建立计划管理体制的客观基础是什么?19
9.什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一般包括哪些内容?21
10.为什么经济发展计划必须与科技发展计划、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23
11.为什么要长、中、短期计划相结合?计划工作的重点为什么要转移到中、长期计划上来?25
12.什么是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体系?它的分类和要求是什么?27
13.什么是综合平衡?它的内容和原则是什么?29
14.为什么要建立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为什么要综合运用经济杠杆?31
15.国民经济计划是怎样组织和运转的?35
16.什么是科学技术?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如何?科学技术发展计划有何特点?38
17.在科学技术发展计划中为什么要强调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41
18.为什么必须把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同本国自己的研究和创新结合起来?怎样结合?42
19.什么是社会发展计划?社会发展计划包括哪些内容?43
20.如何正确安排人口增长与物质生产增长的比例关系?45
21.城乡人口比例变动的趋势如何?影响这一比例变动的因素有哪些?47
22.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受哪些因素的制约?49
23.影响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合理确定计划期人民生活消费水平?51
24.什么是社会产品?社会产品生产计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53
25.确定社会生产发展速度有哪些基本要求?55
26.影响社会产品生产发展速度的因素有哪些?57
27.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应保持怎样的数量联系和平衡关系?59
28.影响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变动的因素有哪些?61
29.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变动的一般趋势及其原因是什么?63
30.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安排农轻重比例关系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65
31.为什么说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运输计划有何特点?67
32.影响运输业和工农业的比例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0
33.什么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运动过程是怎样的?72
34.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有哪些?74
35.我国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品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变动的趋势及其原因如何?76
36.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形式是什么?78
37.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安排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如何衡量积累率是否合理?79
38.影响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1
39.怎样做好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总需求同国民收入总供给之间的平衡?83
40.什么是固定资产及其再生产?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何重要作用?85
41.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额?按费用性质划分的投资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如何?87
42.影响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量的因素有哪些?89
43.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形成有哪些来源?91
44.如何在固定资产投资的综合平衡中控制好投资规模的膨胀?93
45.固定资产投资额分配的主要比例有哪些?为什么要把建设重点转移到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上来?95
46.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96
47.什么是劳动工资计划?如何搞好社会劳动力的核算、平衡和分配?99
48.职工人数计划的综合平衡受哪些因素的制约?102
49.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它的变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04
50.什么是工资总额?如何确定工资总额?106
51.研究确定平均工资时要考虑哪些因素?108
52.在综合平衡中为什么要坚持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快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111
53.什么是商品流通?商品流通计划的地位和作用如何?113
54.生产资料流通和消费资料流通的不同特点是什么?115
55.组织生产资料供求平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16
56.影响社会消费品购买力的因素有哪些?118
57.影响社会消费品可供量的因素有哪些?120
58.影响消费品供求平衡的因素是什么?122
59.什么是价格?它在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中有何作用?124
60.什么是价格体系?如何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127
61.计划价格确定的依据是什么?129
62.什么是成本?影响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有哪些?130
63.什么是价格总水平?为什么价格总水平会发生波动?133
64.如何实现价格总水平的稳定?135
65.什么是“剪刀差”?它产生的原因、性质、表现形式及其发展趋势是什么?137
66.什么是综合财政信贷计戈划?为什么要编制综合财政信贷计划?139
67.综合财政信贷计划的范围及其主要内容如何?141
68.国家财政和银行信贷的关系如何?怎样做好财政和信贷的统一平衡?143
69.怎样做好外汇收支和国内资金的平衡?145
70.为什么要坚持财政、信贷和物资的综合平衡?如何做好财政、信贷和物资的综合平衡?147
计算题部分151
1.计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及年末人口数151
2.根据育龄妇女平均生育率与死亡人数测算人口自然增长率151
3.计算劳动适龄人口负担系数,分析人口类型151
4.计算、分析生活资料生产增长与人口增长的关系152
5.根据社会生产基金、劳动者生产基金装备系数和劳动生产率确定社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并计算生产结构的变化152
7.确定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及两大部类产值153
6.根据劳动力数量和劳动者生产基金装备水平确定社会生产基金需要量153
8.根根生产量、运输系数和平均运距确定货物周转量154
9.用指数法测算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并分析各项因素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影响程度154
10.用系数法测算国民收入增长速度154
11.根据人口总数与人均消费水平的变化确定消费基金的最低需要量与总需要量154
12.根据国民收入使用总额及其实物构成确定积累率155
13.根据劳动者固定资产装备水平和人均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占有量计算投资需要量155
14.根据投资效果系数计算投资额并确定相应的积累率155
15.核算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156
16.确定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量与资金来源之间的平衡156
17.计算计息的投资回收期156
21.核算消费品供应量、工资总额、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平衡关系157
20.用因素分析法核算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157
19.核算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平均收入的比例关系157
18.计算劳动力资源量157
22.计算社会商品购买力、社会消费品购买力和居民消费品购买力158
23.核算物资平衡差额158
24.核算消费品供求平衡159
25.按三种盈利率确定商品价格160
26.按部门平均成本确定出厂价格,并计算平均成本盈利率160
27.按部门加权平均成本确定出厂价格,并核算不同企业的盈亏情况160
28.计算单项工农业产品比价160
29.用综合指数计算工农业产品比价160
30.核算财政、信贷和物资的总额平衡和结构平衡161
计算题答案161
附:川考委字(89)第28号文165
1990《计划经济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百题》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世廉,熊钟霖著;四川干部高教自考辅导站编 1990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经济规划理论与方法
- 1993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经济计量学 理论与方法
- 1986
-
- 经济计划方法概论 下
- 全国高等院校计划学研究会;吉林省计经委干部培训中心
-
- 计算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1997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关于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1921年3月15日在俄国共产党 布 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1955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经济计划方法概论
- 1985 全国高等院校计划学研究会
-
- 技术经济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 1985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
- 财经职工中专、干部培训试用教材 国家税收 下
- 1986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国民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1996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卫生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 199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关于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
- 1988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现代经济计划与分析方法 理论与实践
- 1988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